近日,由中大咨询集团、广州市国资国企创新战略联盟、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主办“品牌引领·湾区行动——央国企如何落实《意见》,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在广州举办。
本次活动作为落实国家品牌建设重要部署的大型公益分享和交流活动,吸引了超过150名行业领袖、智库专家、央国企代表出席大会,也得到包括广东电视台、南方周末、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媒体的支持。
其中广东电视台记者现场参与活动,并就本次活动发起的背景和原因、央国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痛点、如何解决国企品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等对主办方进行现场采访。

中大咨询集团副总裁、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付露宇接受访谈,就相关问题做分享如下:
问题1:本次活动开展的背景以及目标是什么,中大咨询在品牌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付露宇:首先,这次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意见》对于央国企品牌建设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央企品牌建设工作提到空前的战略高度,不仅清晰提出品牌全面管理提升的具体要求,并将品牌建设成效作为企业负责人的硬性考核指标,倒逼企业进行品牌专项的资源配置与投入,对于央国企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企业和品牌,中大咨询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30多年来服务了全国超过5000家不同类型的客户,包括70%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领域,中大咨询先后服务了近200家大型央国企、世界五百强及行业领先企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经验。
同时,中大咨询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致力于为组织潜能,发起这次品牌公益活动,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在高质量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下,把过往沉淀的行业经验跟更多企业分享,能够让更多企业关注到品牌建设的价值,赋能更多企业实现品牌建设的突破,最终为品牌强国做出贡献。
问题2:央国企在品牌建设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付露宇:具体现实中问题和困难还是比较多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企业问题不同,比如说当前国资国企整合重组背景下,大型集团性企业普遍面临众多品牌之间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采用怎样的品牌架构、哪些品牌需要保留,新的品牌如何命名等;又比如品牌建设往往停留在宣传层面,变成单个部门的“独角戏”,难以融合战略促进业务发展;再比如企业品牌保护问题,现实中不少有了很大规模乃至成立几十年的企业,商标还没有注册下来,存在较大的现实或潜在风险。
但如果从根本上来讲,主要还是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管事的人还不够重视。企业内部对品牌价值的认识不统一,甚至部分高层只是把品牌作为锦上添花、或者只是宣传部门的事情,这也使得品牌的资源投入,职能设置、人员配备上难以支撑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定位打造,也带来一系列的被动。从这个角度来讲,品牌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这次《意见》中明确要求把品牌建设工作列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成为品牌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
二是做事的人还不够专业。我们发现尤其央国企里面不少从事品牌工作的人员,本来可能只是兼职一部分品牌工作,所谓“半路出家”,本身对品牌专业性工作并不是特别熟悉,精力也比较有限,难以系统、深入去开展相关任务;另外即使品牌或宣传线条的科班出身,对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情况往往也不是特别熟悉,难以从组织发展角度思考品牌方向和整体规划,单个部门的推动较难发挥品牌建设的实效。
问题3:中大咨询是如何帮助央国企破解品牌建设难题的?
付露宇: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我们在品牌咨询实践中的经验,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帮助企业逐步打破原有片面的品牌观念和认知。促进企业员工从上到下形成对品牌更深刻的理解和价值认同。尤其在项目过程中跟主要领导和决策者多做沟通和引导,争取到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持续关注,这是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是,对企业内部品牌工作者进行专业赋能。中大咨询的使命是不止于解决问题,更致力于释放个人和组织潜能。我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仅关注方案和成果的交付,还重视与客户内部员工的深度互动和交流,在项目过程中赋能客户专业成长,通过“授人以渔”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尽量让客户在咨询公司离开后,有能力独立推动后续日常品牌规划工作的落地。
第三,建立保障品牌有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帮助客户搭建企业整体的品牌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品牌职责分工与协同关系,明确品牌专项工作资源配置、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关键事项,推动相关内容上会决策,固化为企业基本管理制度,保障品牌工作长期可持续运行。
本次“品牌引领·湾区行动”活动收获了丰硕成果与广泛关注。大会深入探讨落实《意见》的路径与方法,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大咨询集团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丰富经验,为央国企破解品牌建设难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与竞争力。未来,中大咨询将持续深耕品牌领域,为更多企业赋能,为品牌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