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究因丨区域国资国企重组整合的动因是什么?

来源:

中大咨询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作为本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多地相继出台“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规划,勾勒产业发展蓝图,打造产业集团。作为国资实现布局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央与地方国资战略重组动作频频。

中大咨询基于自身在全国多地参与国资战略重组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区域国资战略重组的两大动因。

中大咨询基于自身在全国多地参与国资战略重组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区域国资战略重组的两大动因。

1、优化国资布局和监管成为国资改革政策导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而这两大改革方向的实现都与区域国资的战略重组紧密相关。

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而言,战略重组可以推动国资已有产业和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促进国资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引导国资退出非主业领域和低效资产领域,实现国资国企聚焦主责主业进行发展。

从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而言,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协调发展的格局,是优化国资监管体制的重要改革方式之一。其中,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只有符合条件的商业一类企业才更适合改组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2、解决质量发展痛点成为区域国资内在需求

各地区尤其是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的国资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一些痛点,若不能有效解决,将很难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因此亟需通过战略重组注入发展新活力。

发展效益低,债务风险高。部分区域国资有效经营性资产占比不高,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弱,虽有资产规模但缺乏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偏低;总体资信评级不高且难以提升,甚至存在债务风险隐患。

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发展潜力。部分区域国资的产业布局较为单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占比较大,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存在缺失,难以发挥区域产业服务引领功能,不利于区域国资形成产业生态。

国企主业不突出,同质业态竞争明显。部分区域国资的下属国企缺乏核心主业,主要承载政府的非经营性任务,业务发展缺乏自主性规划;部分国企之间存在不必要的业务重叠,发展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国企定位不清晰,监管难以落实。由于发展能力不强、主业不突出等一系列原因,国企普遍缺乏清晰定位和发展特色,难以进行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授权放权,难以落实国资监管的改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