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投资型国企的治理破局:放权不是撒手,管控不是一刀切

 引 言 


“双百改革”系列文章将聚焦工业投资型企业,分三篇文章拆解其“破局方法论”。第一篇《三条链如何拧成一股绳?解码工业投资型国企的改革破局》聚焦工业投资型企业“三链融合”的产业布局,本文(第二篇),将围绕“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管控机制,探讨工业投资型企业如何在差异化管控中释放治理新活力。



改革方法论二

优化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建立“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管控机制



(一)推动集团内部治理体系与“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管控机制充分融合



工业投资企业在授权管控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应秉持有利于集团战略落实、决策运营效率提升、激发组织活力和控制重大风险“四个有利于”作为管控原则,推动企业内部治理体系与“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管控机制充分融合。其中,核心关键是是实行分层分类管控,具体可围绕总部定位、管控结构、管控模式和管控手段四个维度展开。



总部定位方面。企业总部应聚焦“战略领航、产业拓展、创新赋能、业务监管”核心功能,明确并强化多领域关键职能,并对各项核心功能下的具体职能进行分类整合,精简、优化总部部门机构,提升总部管理效能与核心职能聚焦。



管控结构方面。建立“集团总部-专业化公司-生产单位”三级架构,并明确各层级的转型方向与功能定位:总部向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创新赋能、风险防控相关中心转型,集中精力履行核心管理职能;专业化公司定位为产业发展与专业化管理平台,承担投资与利润相关职能;生产单位作为运营与效益制造主体,履行日常生产与成本管控等职能。由此,形成各层级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运作体系。



管控模式方面。需综合考虑总部统筹与下属单位自主经营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多维评价指标对各业务板块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实施差异化的管控模式,通过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控与资源集约。



管控手段方面。治理线,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含境内外企业)的特点,差异化设计治理结构与机制,明确规范运作标准,针对上市公司、不同控股程度非上市公司等分别落实治理要求并进行穿透管理;管控线,按企业控股类型进行分类,制定“一类一策”、“一企一策”的授放权清单,明确总部与子公司的权责,分层、分类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提高企业自主经营决策效能。以广州工控为例,广州工控基于属下企业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授放权清单,并综合考虑授放权效果、风险控制、管控执行等方面情况,定期评估企业授权事项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扩大、调整或者收回措施,对授放权事项进行动态调整。



(二)以治理型管控模式为主,完善股权多元化企业差异化管控



在股权多元化企业管控中,应围绕规范治理与高效运营构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



一是以公司章程与合资协议为准则,与非国有股东充分协商,融入国资监管及企业章程要求,明确国有股东管控边界;



二是以选派董事或股东代表为重点,依据章程界定董事会重大事项决策范围,通过派出人员按国有股东意志行使表决权,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决策充分体现和保障国有股东利益,实现对股权多元化企业的治理与管控;



三是以差异化授放权为核心,针对股权多元化企业,在事业计划管理、经营绩效等方面采用区别于国有全资及绝对控股企业的模式,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



四是以完善内控体系为保障,在给予充分授放权的同时,强化下属股权多元化企业内控建设与制度完善,通过针对性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五是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结合股权多元化企业实际,灵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压实党建责任,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分层分类、差异化的授权管控机制有助于解决传统治理中权责模糊,传统一刀切导致的效率低、灵活差等问题,让“管资本”导向下的治理更高效,有助于激活企业内生动力,推动治理效能与市场活力双向提升。



公司介绍

中大咨询集团在先进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以政策为纲,为广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涵盖战略规划、产业规划、重组整合、差异化集团管控、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目前已与广州工控、深投控、长江产业集团、成都产投、南京新工、西安工投、洛阳工投等多家企业达成项目合作,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高成效。



作者|中大咨询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微信添加好友或致电全国服务热线:400-9933-161。


*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