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德国是传统的科技强国,有着深厚的基础研究积累和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本文系统介绍了其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及管理体制,以期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科技发展合作提供策略参考与决策支撑。
一、科技创新总体情况简介
德国科研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等院校;二是国家研究机构,包括马普学会、亥姆霍兹联合会、莱布尼兹科学联合会以及弗劳恩霍夫协会等大型研究机构;三是企业。它们的研究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和马普学会是进行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高校侧重于自由探索性质,马普学会侧重于前沿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亥姆霍兹联合会主要从事使用大型仪器的物理学研究、宇宙空间、数据处理及生态与环境研究等。莱布尼兹科学联合会的研究介于基础与应用之间,许多研究所完全是以解决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或特定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经济界和政府部门的委托,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德国在以下5个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一是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二是电子与光学工业;三是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在机械设备业的31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21个领域是世界出口第一; 四是化学工业,德国的化学品专利注册数量位居全球第三;五是可再生能源产业。
二、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及科研国际化水平
1、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德国有连续、系统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其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的形成基本遵循从国家创新战略及领域战略(如《高科技战略2025》、《国家氢能战略》),到整体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教育、科学和研究国际化战略》,再分解细化为国家和地区战略的路线,如:《欧洲研究区战略》、《中国战略》等。
德国政府2008年首次发布《科学与研究国际化战略》, 2017年发布新一版国际合作战略《教育、科学和研究国际化战略》。新版战略更加强调通过全球合作加强德国的领先地位,围绕加强全球领先、提升创新能力等五大目标,制定了三十四条措施,并强调目标导向、协同高效和可持续的合作原则,如表1所示。德国政府每2年发布一次国际合作报告,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并适时调整合作计划和任务。

▲表1 德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目标及主要措施
2、科研国际化水平
德国在研究人才方面拥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2020年德国大学雇用了约5.5万名外籍员工,其中包括3558名外籍教授,外籍员工占德国大学雇用全部人员的13.3%。作为德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德国四大研究学会外籍科研人员占比在27%左右,马普学会外籍科研人员的比重更是超过了50%。
德国建立了全球科研合作网络。德国主导欧洲研究区建设,参与欧盟的各项合作计划以增强欧洲整体创新水平。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密切合作以保持领先和卓越,与美国签订了50多项双边合作协议,涵盖全部研究主题,与加拿大在北极和海洋研究、植物育种、燃料电池开发和神经科学领域合作实现共赢。与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越南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三、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体制
德国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管理体制可以分为4层,涵盖政府部门、科研中介组织、资金管理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管理结构层次清晰,分工明确。

▲图1 德国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体制
1、战略决策层
联邦政府是德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最高决策者和重要投资者,负责国际科技合作整体战略和重点国别战略、重点领域、总体资助规模的决策。
2、合作计划设计与管理层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是德国国际科技合作的主管部门,通过与外交部等政府部门通过跨部门合作,共同制订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统筹推进落实。下属第二总局负责国际合作业务,代表德国联邦政府与他国签订科技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合作的领域、计划,以及责任机构。
3、合作实施及项目管理层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洪堡基金会(AvH)、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以及德国四大学会等机构在联邦政府部门的资助和指导下进行资金分配和项目管理,达成德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同时,这些机构通过在国外设立分机构、搭建媒介平台,为德国研究主体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牵桥搭线。
DFG是全国性科学资助机构,负责资助德国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其预算约70%来自联邦政府,约30%来自德国各州。DFG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资助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牵头组织欧盟间大型科技合作项目、资助双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DAAD是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学生团体的协会,其预算来源为:BMBF(约32%)、外交部(约33%)、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约8%)和欧盟(21%)。DAAD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一是设置奖学金支持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学习,二是建立国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项目,如跨国教育项目,三是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DAAD运营一个由全球66个区域办事处和信息中心组成的网络,并在核心城市设立了6个DWHI中心,以提高德国作为科技中心在当地的知名度,并促进德国和当地科学机构之间的交流。
洪堡基金会是德国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的资助组织。其预算来源为:BMBF(51%),外交部(36%),其他联邦政府部门(约10%)。其教席职位资助和研究奖学金使来自国外的杰出科学家和学者能够在德国完成合作研究。洪堡基金会将其奖学金获得者联系起来,构建全球科学家交流网络。
马普学会等四大学会既是合作计划实施与项目管理者,也是合作项目的执行者,通过资助和管理下属研究所(中心)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自身与德国的发展。
4、合作项目执行层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科技主体的研究人员、学生借助科研中介组织等搭建的平台寻找潜在合作机会,通过申请项目管理层的各类资助项目获得资金资助,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获得新的研究方法与知识。
此外,德国的科技组织协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接洽机构和内部的协商协调机构,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德国对外关系协调委员会(AKA)作为全国性的对外合作协调机构,在协调德国各科技机构的对外合作战略和活动、交流共享对外合作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KA秘书处由洪堡基金会管理。其成员囊括研究资助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民间资助组织等,如:洪堡基金会、DAAD、DFG、四大学会、德国大学校长会议(HRK)、大众汽车基金会等。AKA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以制定共同战略,协调各个成员的海外活动、交流对外合作信息,作为联合倡议的平台参与欧洲研究人员宪章、行为准则等。
公司介绍
中大咨询深耕行业三十余年,以合作伙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部署为导向,围绕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创新资源布局等顶层设计,面向未来产业、高层次科创人才引育、科研单位评估改制、开放创新合作、科技计划体系、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等领域,提供深度研究和”短平快“研究支持,形成有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科技创新的科学决策。更多咨询内容呈现可点击https://www.mpgroup.cn/gov_kejichuangxin.html查看。
作者 | 中大咨询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微信添加好友或致电全国服务热线:400-993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