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落实,“十四五”时期混改企业如何监管治理?

       今年,尤其是8月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以来,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和热度均持续攀升。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当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以及围绕上市进行各种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企业中的微观体现,承载着国家和政府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使命。

       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促进国有经济运行机制优化,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国企改革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混改往往受到更多关注。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而形成的具有新机制的全新企业。那么,这些新企业应该采用怎样的监管模式、治理机制?

       一、发力混改,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未来的国有资本布局,要紧紧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并购重组、投资进退,更多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现代先进制造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行业等重点领域;“十四五”时期要通过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来促进国有企业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弱项,这意味着优化调整需要围绕创新资源的整合来实施。

       二、规范流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十四五”阶段需要指导企业从投资者选择、股权结构安排、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前设计,夯实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制度、机制,防范化解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以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构建更加市场化的机制,为企业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党建,为混改企业铸就红色引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混改的过程中,如何把这一优势推广到混合所有制经济体之中,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是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一项艰巨挑战。

       四、国民共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十四五”时期混改,要通过混资本、改机制,把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新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高质量成长,这是检验国企混改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之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中大咨询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加快实施,2021年混改、重组等重点改革将有新突破,国有企业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胆突破、先行先试,发挥好试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国资报告《混改企业怎么管?国投探新路》

中国证券报《国企混改吹响冲锋号!83个项目集中推介,总规模超600亿元》

中大咨询《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