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必须要更加强调创新驱动,更注重把控全球价值链,胸怀“两个大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中大咨询认为“十四五”期间国企有责任和条件搞好创新,而在创新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的同时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一,国有企业有责任搞好创新。“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国有企业主要处在竞争性领域,只有创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国有企业占GDP的比重约三分之一,在很多行业都是排头兵,国有企业创新不仅是企业本身的创新问题,还是推动中国产业链创新的问题,整体推动创新的责任重大。
第二,国有企业有条件搞好创新。创新需要知识和人才,制造和市场,资金资本。国有企业有知识、人才,有制造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有资金资本的实力,因此有搞好创新的条件。
第三,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已取得很多成绩。国有企业在很多行业都是排头兵,其创新会拉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创新溢出效应显著。如在航空航天、装备、原材料、能源、新型电子器件、新材料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领域,国有企业都起到了创新引领的作用。
第四,国有企业创新仍面临诸多问题挑战。主要表现为许多企业研发强度不高,深度不够,开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较少。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够高,2019年,全国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2.2%左右,高于欧盟平均水平,而很多国企的研发投入尚不足1%。此外,“十四五”时期创新体系及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国际合作创新和国内创新如何有机结合。在创新体系、架构、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或者突破。
“十四五”或更长时期,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创新驱动,在创新引领上下功夫,要更注重把控全球价值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专家:国企要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经济参考报《国企创新突围 大国重器彰显非凡实力——“主力军”“领头雁”激发新时代创新伟力》
证券日报《国资委四季度调研 “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