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之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目标任务对国资国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新作为。

       “十四五”时期,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国资委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是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积极与国家攻关计划对接,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大飞机、发动机等产业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攻关,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

       二是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方向,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在人工智能、空天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在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共性技术供给。

       三是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对重点科研团队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

       四是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对于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决做到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对于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给予更高加分奖励,深化“科改示范行动”,将更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新型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个“坚决打造”是目标,一个“加快打造”是载体,四个“努力打造”是内容。

       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关键是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的集群式崛起,核心则是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大咨询认为:“六个打造”规划了“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路径,明晰了中央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方向,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该牢牢抓住实施“三年行动”的契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启航新征程,奋发进取,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建设科技强国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坚持创新驱动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人民网《中央企业引领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人民网《国资委: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