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必由之路③:国有企业要以链长制思维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

引 言

中央加强产业链顶层设计,强调培育国有企业成为现代产业链“链长”,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链长制是引导产业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推动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机制,是国有企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大咨询围绕产业链链长制推出主题文章,阐述国有企业应用链长制思维的主要路径。(随着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中大咨询近期围绕企业创新社会责任产业链链主三大主题推出系列文章,点击关键词即可跳转阅读其他文章。)

国企改革必由之路,中大咨询整理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从中央到地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行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国企改革对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注重打造产业链“链长”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都需要国有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要强化主体责任,以链长制思维看待自身发展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集聚最优国有资本资源、最优科技技术和最优产业力量。

基于此,中大咨询明确国有企业以链长制思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并从产业掌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融通带动能力等维度,分析国有企业以链长制思维助力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应用链长制思维

国家层面的链长制指的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为“链长”,强调“链长”企业要以全局思维看待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供给者和组织带动者,助力培育国家级产业集群。地方层面的链长制更多以由省、市主要领导为“链长”、以企业或其他机构为“链主”,强调发挥“链长”的综合协调作用和“链主”企业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区域竞争向企业资源和创新要素争夺转变,要求国有企业应用链长制思维强化“办大事”能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土地和税收等政策红利减弱,区域竞争从单纯的资本要素争夺向企业资源和创新要素争夺转变。近年来内生培育龙头企业难度较大、外资对区域发展的驱动力减弱,产业转移和产能被动外迁导致区域产业链断裂、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剧。在此背景下,具备一定规模、市场、技术、资源等优势的地方国有企业,不能仅站在自我发展视角看问题,应站在更高层面,用“链长”思维看待产业链,助力提高区域产业现代化水平。

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从更高站位、更广视角看待产业发展,对产业链的结构全貌和发展情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以自身需求引导建链、补链、强链和固链,发挥灵活带动产业升维、再造产业核心价值、重构资源配置方向等作用,助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集聚。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秉承“服务区域、培育产业”的理念,围绕区域战略布局和协同发展需要,提高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制度环境等要素的统筹能力,放大国有资本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功能。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应以链长制四大核心要义注重整体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掌握关键技术、促进多元协同)为抓手,形成具有更高定位、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如何实践链长制思维推动产业发展

01 产业图谱:登高望远,“链”成发展全局观

国有企业要把产业图谱作为产业建链补链的重要指南,明确自身在产业链的“基本盘”。与传统产业链以固定工序为分工基础、以投入产出单向连接不同,现代产业链强调多元化联通和多方式联结,企业可根据任务导向快速调整定位、重新组合,形成共生“链”结构。国有企业要为全产业链谋篇布局、高瞻远瞩,明确自身在产业链当前和未来的功能定位,在把握主责主业的同时具备全局观和使命观,明确自身能够为产业链解决的问题,增强对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国有企业要把面向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承担产业链中事关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重大项目。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从五个方面增强产业掌控能力。

国有企业围绕所在核心产业链构建产业全景图谱体系,中大咨询整理

图1 国有企业围绕所在核心产业链构建产业全景图谱体系

一是构建产业链结构图。按照产业一般发展规律,厘清所在产业链的基本构成与技术路线;基于我国在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在产业链相关业务的发展实际,划定产业链边界,标注关键细分领域与主要价值环节。

二是搭建企业数据库,明确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骨干企业、主要配套企业、供应可替代企业,归集企业的流程分工、区域分布、资质荣誉、业务布局、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为区域供需对接、招商引资等奠定基础。

构建产业链企业数据库,中大咨询整理

图2 构建产业链企业数据库

三是搭建重大项目库,梳理与产业链相关、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高质量项目,便于国有企业带头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

四是形成产业问题清单,梳理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关键环节的核心产业风险与卡点堵点断点问题,明确企业自身在解决特定问题中的优势和不足。

五是形成产业政策清单,密切关注与产业链相关的重要批示指示、国家顶层设计以及各地的产业规划、行动计划等。


· 【案例】:中国西电集团落实“主业突出、相关多元”发展战略

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牵头,中国西电集团负责研制的世界首台500kV/90kA经济型高压交流限流器顺利完成人工短路试验,并成功在500kV广南站顺广甲线正式挂网试运行。该工程是中国西电集团贯彻“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落实集团公司“主业突出、相关多元”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不仅体现了集团公司扛鼎国企责任,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担当,更展现了西电人不畏艰难、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

 

02 国产替代:稳固防线,“链”就供给强韧性

国有企业要把国产化替代作为产业固链的有效屏障,确保安全渡过产业发展“深水区”。我国面临国内外形势复杂的长期挑战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不畅的短期冲击,如何推动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是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国有企业要不断强健现代产业根基,明确产业链优势领域及薄弱环节,在基础核心领域备份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保证上下游畅通循环、有效运行、风险可控。国有企业要面向世界经济主战场延伸技术、管理和标准,开展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合作,促进核心环节国产化进程,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运行夯实基础,为极端情况下的经济安全做好储备。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从三个方面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一是实施供应多元化战略,定期梳理产业链当前及未来重要产品和主要供应渠道名录,做好制约现代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资源储备工作,防范产业断供等重大风险。

二是以企业自身及重点子企业的需求为引导,对产业基础再造形成倒逼压力,带动关联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国产化替代,提高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的自主可控水平。

三是建立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国产化替代和应用机制,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基础高端装备等拓展应用场景。


· 【案例】:中国电科增产能、扩规模、保供给,提升关键领域保障能力

中国电科加快突破产业化瓶颈,努力在电子材料、高端芯片、电子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安全的关键领域扩大高端、高质量供给,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中国电科在安防电子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半导体材料、射频芯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硅外延材料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企业中排行居首,材料公司碳化硅衬底技术水平和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化、产品系列化步伐加快,电科装备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新签合同创历史新高。

 

03 技术创新:占领高地,“链”出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强链的主要引擎,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核心圈”。随着高科技遏制和技术出口封锁强化,我国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产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有企业要强化自身创新主体责任,配备研发团队或能够调动研发力量,锻造基础应用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掌握更多“国之重器”和杀手锏产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国有企业要具备协同创新组织能力,在产业链共生群落中提供联结条件或技术支撑,纵向延伸引领上下游企业、横向辐射带动关联产业企业协同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各类主体参与创新。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从四个方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有序布局技术攻关,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等维度明确企业在不同时期技术攻关的优先次序、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推动围绕产业链建设和升级的战略性、储备性重大研发项目落地。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企业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内部公开竞标制、技术总师负责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鼓励技术研发的机制创新。

三是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的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创业基地,集中力量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和联合攻关。

四是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系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 【案例】:国企多元集成创新和机制激励创新相关探索正广泛推进

中国西电集团将“500kV/90kA经济型高压交流限流器”项目研制纳入A类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国西电开关事业部牵头,对内统筹所属西开电气、西开有限、西电西变、西高院、宝光集团、西电西材等内部资源,对外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联合研发、协同攻关。

中国建筑在科研投入和“赛马机制”等的有效激励下,收获了空中造楼机、智能造塔机等智能化建造技术,提升精益建造水平。山东重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设定“揭榜挂帅”项目,采用内部公开竞标机制,明确标准化激励规则。

 

04 产业联盟:协同共创,“链”造生态主导力

国有企业要把产业共同体作为产业稳链的有力支撑,形成产业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圈”。传统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大多形成“主从”或“支配”关系,企业通过技术壁垒、标准壁垒等维持核心竞争力;现代产业链强调节点企业全方位协同、专业化分工和多元化合作。国有企业要主导建立产业融通生态,明确一个总牵头,协调会商产业链相关企业,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交流、资源共享共建、优势能力互补。国有企业要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整合区域内外部、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资源,提高各环节企业的有效合作程度,引导点状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产业联动,进而形成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协同共创的网状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从三个方面增强融通带动能力。

一是结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发起组建产业链合作联盟,形成统一的产业发展策略、统一的产业链协作指挥,统筹重大事项落实和重要资源配置,探索在关键领域率先建立行业标准

二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建立产业链关联中小企业名录库,助力本地工信部门、科技部门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实施专精特新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助力打造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三是带动各类主体搭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试验验证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提升产业集聚能级。


· 【案例】:深投控应用链长制思维推动区域产业集聚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雁型规律,积极在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及境外投资布局园区,实施“一区多园”模式,为深圳市产业发展批量打造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集聚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以深圳湾园区为例,深投控以产业生态运营为核心,通过智慧园区平台打通内外产业生态资源,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配套服务。深投控推动入园企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高通、空客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质中小企业为配套,构建重点产业纵向子系统;与南山区政府合作,构建包括政务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公共技术平台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结语

总体而言,链长制思维是推动国有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区域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国有企业要以产业链全景图谱为指引、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立足自身规模资源等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要以产业发展共同体为先锋、以协同发展平台为基础,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版权声明:中大咨询不止于解决问题,更致力于充分释放个人与组织潜能。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给小编(微信号:mpeditor)留言,否则作侵权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