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培育:“十五五”战略规划如何抢占新兴产业赛道?

一、“十五五”政策背景与新兴产业机遇

随着“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式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政策层面,国务院印发《“十五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通过财税支持、金融工具创新、市场准入优化等政策组合拳,为新兴产业赛道提供系统性支撑。

 

在此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下,科学制定十五五”战略规划已成为企业抢占新兴赛道的核心抓手。中大咨询基于对政策导向的深度解读与行业趋势的前瞻研判,结合服务300+企业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新兴产业赛道布局的关键举措,从创新生态构建、产业协同、数字赋能等维度,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精准落地。

 

二、新兴产业赛道布局的五大核心举措

(一)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

企业可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同时搭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技术联盟,共享研发资源。在全球化方面,企业应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例如在硅谷、慕尼黑等创新高地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吸纳国际顶尖人才。

 

(二)构建闭环管理体系

新兴产业布局需以系统性战略思维构建闭环管理体系。首要任务是建立动态化战略研判机制,通过产业图谱绘制、技术成熟度评估和市场需求预测的三维分析框架,形成具有前瞻性的赛道筛选模型。该模型需融合政策导向、产业链缺口和竞争格局等多维度变量,实现从宏观趋势捕捉到微观机会识别的穿透式决策。

 

(三)实现要素配置的精准投放

在战略方向明确的基础上,需构建要素配置的精准投放体系。重点围绕人才、资本、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建立梯度配置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池、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形成要素供给与产业成长曲线相匹配的动态适配能力。同时建立跨部门资源统筹机制,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实现政策工具和创新要素的协同共振。

 

(四)完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首要是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尝试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碳追踪。同时布局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体系提高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再配合开发绿色金融工具,例如发行ESG债券或碳配额质押融资,实现技术升级。

 

(五)创新实践与风险管控并举

产业生态的协同构建是价值实现的关键支撑。重点打造"链主企业+创新集群+应用场景"的三位一体生态体系,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开放示范场景等手段,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同步建立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知识流动和价值共创。

而风险管控机制是需要贯穿产业发展全周期的。企业通过建立涵盖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政策合规性的三维风险评估模型,实施分阶段动态监测预警。重点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治理和产能过剩防范机制,通过建立弹性退出通道和转型支持政策,确保产业布局的可持续演进。

 

三、结语

在“十五五”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窗口期,企业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与资源整合。中大咨询凭借对新兴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与丰富的战略规划经验,为企业提供从赛道选择到执行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未来,中大咨询将继续深化“战略规划+产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助力更多企业在“十五五”期间构筑新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