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贯通预算管理之道 | 企业预算管理的困惑——杰克·韦尔奇死结的形成与破解

 前 言 

在预算管理中,有一个绩效考核与贡献水平相平衡的难题,曾经令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企业管理大师都为之困惑,一度认为预算是公司的祸根,其追求的是低的绩效,导致员工贡献低水平的工作,每个人都只顾讨价还价,争取最低指标。这个预算问题被俗称为“杰克·韦尔奇死结”。这个难题是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重难点,这一点无论美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有相同的误区。





一、预算申报与使用


首先想请各位读者想象一个申报预算的场景,如果您是业务部门负责人,去年您的部门花了10万的费用,下一年度部门的任务将翻一番,那下一年度的费用预算将怎样预测。合适的数字是7.5万,15万还是20万?


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您,肯定会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是任务的翻倍,另一个是审批的最终结果。所以“按常理”申报一般会是20万,因为您知道,预算提交上去后,领导在审批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各种控制原因减掉一部分。假设领导批了15万,您也不想就此反复讨论了,于是15万的预算就会成为最终的下一年部门费用预算。


再请各位读者继续想象一下预算使用的场景,现在已经到了下一年度10月了,但是费用才花了7万,还剩余8万的预算余额。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面,“按常理”,您会选择如何使用呢?一是尽量全部使用完,二是顺其自然,三是找重点项目来突击投入。


“懂常理”的人肯定选择尽量全部花掉,如果留下余额,明年再申请这么多预算可能就没戏了,甚至在年终考核时,还会考核预算准确率。所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把钱全部用掉。实在没有地方使用,也会找些项目提前支出。于是,预算管理成了花钱竞赛。



二、寻找“死结”的根源


做预算就要设定目标,分配资源,这两项工作与各部门的利益直接挂钩。作为被考核对象的部门、员工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希望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尽可能地多填报费用预算。于是各部门“各显神通”,以各种理由包装费用的增加、业绩的降低。到了预算期末尾,则开始突击使用剩余预算,力图用完全部预算。这一方面能证明预算编制时候考虑的周全性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也为明年新一轮的预算“抢夺”打下基础。许多企业预算管理失败,都是因为进入“杰克·韦尔奇死结”。但预算不是祸根,不懂、不会、不用方法才是真正的祸根。


一是预算编制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预算金额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企业通常使用“增量预算法”编制费用预算,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这种编制方法容易受前期既成事实的影响,使上个预算期的不合理因素延续,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增量预算法”容易向员工传递“尽量做大费用预算,为自己争取讨价还价的空间”的想法,从而造成预算编制金额脱离实际需要。


另外,业财割裂下的预算编制,也会使编制部门产生预算额度需求错觉。当预算编制只盯最终任务目标,缺乏与经营计划的细致拉通时,便容易产生过度乐观或过度谨慎,资源错配,风险低估,与目标不一致等预算资源配置与最终目标错位的现象。


二是缺少对预算执行偏差的容忍,缺少费用节约的激励机制。从预算的整体管理方法上看,费用预算确实应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完毕,不得在部门账户上留有余额。然而,不留余额的预算管理方式存在另外的误区,即不论节约与否,其结果对部门的预算执行评价并无差别。更甚者,节约下来的资金反而可能对评价指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设计不仅未能有效激励节约行为,反而可能“误伤”那些真正努力节约的员工。这显然违背了预算制度设计的初衷,即奖励节约并惩罚不作为或消极态度。



三、解开死结


在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后, 让我们尝试着来解开“杰克·韦尔奇死结”


一是调整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增量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避免预算金额陷入不断膨胀、越控越高的陷阱中。应当适时采用“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特点是以零为基础,逐项评估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或者收入的可行性及数额大小,逐项审议决策而予以确定。“零基预算法”编制的时间长、工作量大,企业可以每隔几年按此方法编制,打破部门与个人的惯性思维,抑制预算膨胀趋势。此外,“零基预算法”还可以让预算编制的过程与经营计划充分拉通,找到企业真正需要投入的项目,确定投入周期和投入金额,实现预算控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预算制度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预算后评价机制,对于那些在预算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该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和提高资金效率的行动中来。其次,可按实际情况考虑将节约的费用部分留归在部门账上,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以鼓励费用节约。


“杰克·韦尔奇死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需求的错位,以及预算使用考核机制的不完善。要解决"杰克·韦尔奇死结"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首先,强化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预算编制紧密贴合实际业务需求;其次,提高预算的灵活性,为不可预见的支出预留空间;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既考核预算使用效率,也鼓励节约资金的再投资和效益最大化;此外,通过建立奖励和认可机制,激励员工在预算执行中展现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业务动态与预算编制的同步更新;最后,管理层应具有长远视角,进行战略性资源配置,确保预算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


*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