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将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前谋划,近期实质性破局动作频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在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大力推动专项工程等七大改革重点领域发力。
其中,作为排头兵的混改蓄势扩面,多个地方和企业都已明确计划,大比例释放股权引资,甚至不追求控股权,市场化薪酬改革、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也将同步加大。与此同时,瞄准上市竞相发力,资本市场成为改革加速破局的重点关注方向。
以“双百企业”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累计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55.14%。41.55%的“双百企业”在本级层面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超过1/3的占53.49%;62.65%的“双百企业”在子企业层面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除此之外,“双百企业”中已有19%实施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18%实施了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27%实施了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42%采用其他方式建立了中长期激励机制。
混改依然是重要突破口
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目前多个企业已经启动改革。
比如今年安徽省国企选择1至2家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推进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合肥新桥机场产权多元化改革;比如兖矿集团年内混改户数占比达到60%,混改资产占比达到85%。而山西的国企改革目标则是2020年“腾笼换鸟”净回笼资金100亿元;推进省属企业集团混改;推动75%以上的国有资本集聚到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
国企混改将进入加速落地见效期
一些学者认为,受疫情等内外复杂环境影响,或将有更多国企借助混改增加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发展。
除了前期提出的电力等7个重要领域,目前混改也正在向民航等更多产业领域扩散。随着三年行动方案的正式出台,今年国企改革将进一步提速,可以预期深度和广度都将超越之前,以达到通过深化国企改革稳经济、促发展的目的,今后国企混改将越来越多与产业改革融合,如混改+电改,混改+军工改革等。因此,整体上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在改革进程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国企改革加速破局 混改提档扩面》
中国经济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混改仍占据“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