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能品牌营销创新 助力传统食品零售企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的普及,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主要消费模式。互联网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及时便捷,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期望、行为和习惯。在此冲击下,传统零售业的发展持续低迷,实体零售额在行业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传统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零售业内人士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这背景下,传统食品零售企业应如何积极适应“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食品零售业的革命?传统食品企业如何打造全新创新品牌营销模式,进而实现中国零售业的新繁荣?


       我国传统食品企业品牌转型的困境


       1.消费需求升级弱化原有品牌形象。

       自互联网出现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模式、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消费时间碎片化、消费空间虚拟化、消费商品多样化、个性化的新消费需求。许多食品企业尽管综合实力强,规模优势明显,然而面对互联网时代下层出不穷的竞争者,使得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知名度下降以及销量萎缩,大大削弱其原有的地位,因此,借助互联网进行转型就成为当务之急。


       2.企业人才匮乏使得品牌定位不当

       在“互联网+”背景下,食品企业互联网转型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许多食品企业没能紧跟时代潮流,迅速招募电子商务人才、数据分析人才,并且工资水平和发展前景难以吸引相关领域的人;另一方面,品牌管理类人才匮乏,也使得企业品牌定位和品牌发展方向变得模糊。


       3.技术创新实施困难使品牌延伸进展缓慢。

       随着食品安全指标日渐严格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口感需求等因素,传统食品企业亟须进行创新技术变革,延伸自身产品品类,但技术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进步,并且还要伴随着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这些原因使得企业的品牌延伸策略进展缓慢。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品牌营销创新策略


       1.合理协调两种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食品零售业的升级改造已成为必然趋势。体验消费、个性化定制、大数据应用将成为传统食品零售业新的法宝。综合网络零售行业的变革要求、传统的零售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优化购物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品牌服务,有利于零售商获得更好的品牌美誉度,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2.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传统食品企业的在线改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的业务和理念都是由员工来实施的,尤其是在食品零售业,除了产品本身,服务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最大。企业可引进先进的人才,熟悉各种线上运营。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学习活动,尤其是针对互联网+,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网上销售活动。力求建立一个商业电力和经销商渠道适应整个渠道系统的人才团队储备。


       3.借鉴互联网思维,完善顾客体验,增加社区营销。

       互联网企业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价格和丰富,而体验优势和业务竞争力是其无法替代传统企业的。因为不能真实地触碰,互联网总给人一种虚拟、不现实的感觉。未来的商业,是基于人而非基于产品,是基于社群而非厂商。将人聚合在一起,激发人的参与感,构建社群影响力才是创新营销的关键。围绕客户画像的需求、价值观等痛点来做产品,结合线上线下条件确定营销规则,通过各项创意营销手段来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全网推广企业现有产品,才能促进产品销量的提升。


       中大咨询认为,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食品企业的品牌战略转型,是为了更好地平衡传统食品零售业与互联网的竞争与融合,更好的打造自身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目前,食品零售企业并没有在深层次融合上做出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动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百花齐放、各显本领的时代,未来企业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战略转型追逐经济不断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曹卫美《新零售背景下我国传统零售供给侧改革路径探索》

虎嗅网《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伟大食品企业》

中大咨询《大食品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