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结合形式的有效探索,已进入公司治理机制融合阶段。新时代背景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结合形式的有效探索,已进入公司治理机制融合阶段。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在国有企业内部产生鲶鱼效应,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机制不活的困境。

       然而,在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下,国有企业混改面临市场激励不足,微观经济活力不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混改重心应由“混”向“改”转变,着力引进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调性的战略投资者,在治理结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发力,并根据竞争中立原则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国民共进”在逆境中提速混合所有制改革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混改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制度建设,由“混”向“改”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从全能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变,通过划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的活动空间,进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本宏观层面的把控。政府通过国有资本监督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身份,参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方面,政府通过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股东身份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

       (二)完善公平竞争机制。首先,根据竞争中立理念构建竞争中立政策,并以此为指导,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和民营资本权力平等、规则平等、公平竞争、风险共担,健全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破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平等的资源分配机制。其次,积极调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联合、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等参与国有企业重大投资、成果转化和资产整合项目。

       (三)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应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活力,坚持引资本与转机制相结合,产权多元化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运营模式。首先,实施市场化人员选聘,推动职业经理人发展。经理层应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混改企业推动职业经理人制度。其次,采用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严格招聘管理,提升人员引进质量。

       (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体系下的公司治理机制是行政治理和市场治理双轮驱动的结果,下一步改革要构建有效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权利体系,形成所有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相互牵制的治理机制。首先,治理结构方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完善治理结构;实施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其次,激励机制方面,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激励约束体系,综合运用员工持股激励、国有控股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公司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步伐加快、领域拓宽的良好态势,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本轮深化国企改革关键性节点之年。中大咨询认为,2020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一方面,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改革评估督导,推动企业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第一财经网《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