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混改意义方向和路径,以混促改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而国有企业如何推进改革发展仍备受关注。

       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在混合所有改革、制度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方面不断突破。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撰写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资央企积极稳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拓宽混改领域和范围,着力“以混促改”转换经营机制,下一阶段应在既混又改上下功夫。”从《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一系列改革“升级版”政策呼之欲出;从垄断领域央企到地方国企,多种形式混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大咨询混改专家认为,随着混改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以混促改”思路逐渐清晰,混改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深层次突破。


       把握“十四五”混改机遇,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何为“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混改的特征在“混”,而其重要意义也正来源于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公有资本外,社会各类资本的引入。“混”是改革的手段和特征,“合”是改革的重点,以“混”促“改”则是混改的实践路径。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混改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除了明确要打造混改政策升级版外,对混改企业要尽力探索出建立起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混’和‘改’两方面的速度和力度都会大幅加快。首先,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要求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明确的权责体系。其次,要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引入非公资本参与到公司重要决策过程中,尤其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政府职能与企业身份的分离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路径。本轮混改的实践路径在于多方形成合力、以混促改。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优势互补,让国企面临来自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监督与评价。既要支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又要鼓励国有资本投资入股民营企业。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进一步发挥各类基金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之一,要积极稳妥地深化混改,混改既要“稳妥”,更要“深化”。中大咨询认为要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进企业混改,国有企业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保持和巩固我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为发展方向,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切实关注发展阶段及要素红利的变化,统筹推动各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十四五”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大新基建投入》

经济日报《“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备受关注——改革走深走实才有更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混促改  推动国企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