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社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国企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升,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中大咨询认为国有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一定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多渠道筹措研发经费。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代表了国家创新水平,是引导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是提高国有企业创新力的重要保障。除了增加自身投资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收来自资本市场、银行和风险基金等多种渠道的科技研发扶持资金,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
二是充分激发研发人员的内在动力。“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应积极稳妥实施员工持股,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有效激励政策,探索创新失败的容错机制,进一步完善创造报酬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一线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领军人物和关键人才,为国有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三是更好地体现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以高附加值战略引领高端技术布局,打造自己主导的新兴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十四五”时期围绕行业和企业创新短板,聚焦具有决定性、枢纽性、通用性、前瞻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全力攻关,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要素充分涌动,把创新成果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参考文献: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经济参考报《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变”与“不变”》
经济参考报《让科技创新成为央企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