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纵向延伸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体现了对“十三五”国资国企改革的继承性,也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未来的五年内,对国资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征程,国资国企改革也面临着新使命、新要求和新形势。国企改革将承担现代化建设的更高历史使命担当,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更大压力。中大咨询认为“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大幅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是以战略性行业为重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制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明确调整方向和目标。继续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

       二是以完善治理为中心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进一步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积极推广试点成功经验。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工作成熟度,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层分类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把优化股权结构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局面,建立各类股东利益风险共担、相互制衡约束的有效治理结构,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企业治理机制的根本性转换。

       三是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关键点完善国企内部治理。“十四五”时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市场化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坚决推进国企高管和职工的身份转化,推动国有企业去行政化,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用工和分配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经理人,明确将企业核心管理层的身份由类行政事业编制完全转为企业编制。

       四是继续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制。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对推进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有着关键性的指引意义。“十四五”期间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要确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企业出资人职能则主要是履行公司法规定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未来5年内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成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不断迎接外部环境的挑战,打造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的新国有企业。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十四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在“落实”》

中国社会科学网《“十四五”国企改革新方向: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经济日报《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