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资央企工作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新发展阶段,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化解外部风险挑战、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都对国有企业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提出了全新要求。当下国有企业必须适应新要求,勇担新使命,紧抓时间窗口,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积极主动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时期做好国资央企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考虑发展机遇、优势和条件,推动国资央企工作全面进步,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一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实力持续增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增速与国民经济增长相匹配,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投入产出指标明显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央企攻坚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显著提高,建成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牵头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对国家战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三是国有经济布局实现新优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持续巩固,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比重大幅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全面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四是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面形成。

       五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党对国资央企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基层基础更加巩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服务生产经营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企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大咨询认为,要深刻认识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改革创新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求是网《郝鹏: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旗帜》刊发郝鹏署名文章: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乘势而上开启“十四五”奋斗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