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田林、乐业、巴马、东兰等地调研时了解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国有企业在八桂大地发挥自身的资金、技术、渠道等优势,通过壮大地方产业带动当地就业,不断筑牢、拓宽当地乡村振兴之路。
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乡村振兴的起跑线,越是艰苦的地方,国有企业越是走在了前列,为当地百姓绘制了一幅幅美好生活的新画卷。国有企业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方略、加强经济资源整合、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市场主体,有责任、有能力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和实现城乡融合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和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关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国有企业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时所需抓住的三大关键:
一是探索可持续扶贫新路搭建产业发展项目平台。变单纯输血为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是帮助农村摆脱贫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国有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要开始多种方式的探索,注重通过实施产业兴村项目、搭建发展平台,寻找和拓宽可行的乡村振兴路径。通过资金、技术、基础建设项目等形式助力乡村脱贫、支持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的燃眉之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帮助农村实施基础建设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单纯的“输血”变为多方面的“造血”,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壮大国企参与乡村振兴的经济实力。加快整合涉农国有资产,做大做强涉农国有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带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加快整合涉农经营性国有资产,整合涉农国企资产,,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积极牵头,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原则,整合各行业优质资源,搭建参与乡村振兴的投资运营平台。通过进行全要素整合来着力破解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发展空间、整治技术、项目融资、产业导入、运营模式等关键问题。
三是建立参与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是指挥棒。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必须强化相关考核评价制度,营造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国有企业要建立长期效益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内部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项目的运营情况、效益情况、后续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次要建立乡村振兴考核刚性指标,国有企业要完善对乡村振兴项目绩效考核的办法,将参与实施乡村振兴纳入到绩效考核的内容中,实现对参与乡村振兴的正向激励。最后是加大干部考核培养机制。国有企业要把乡村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基地,建立农村、国有企业、政府的人才多向流通渠道。在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过程中,政治过硬、能力出众的优秀农村和社会人才,可以通过考核评价,进入相关的国有企业项目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向农村流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大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乡村振兴还在起点。从山川到平原,从荒漠到绿洲,在这片辽阔而广袤的土地上,国有企业犹如一张拉满弦的弓,为谱写乡村振兴更加绚丽的新篇章而充满着蓄势待发的无穷力量。在拓宽乡村振兴这条伟大而光荣的道路上,彰显国企担当。
参考文章
新华社《产业兴、事业旺央企在桂拓宽乡村振兴路》
国资委新闻中心《脚踏沃野筑梦广西 央企助力乡村全域蝶变》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情洒高原爱满天路——中国华能援藏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