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能减碳,国有企业在行动

国务院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加强规划引领、严格考核约束,有力推进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下降,努力向全社会提供绿色低碳能源、产品和服务,为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节能减碳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节能减碳模式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明智之选。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率先承担起了节能减碳、保护环境的责任。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进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下降;国有企业努力向全社会提供绿色低碳能源、产品和服务,为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碳政策,向更多的国有企业普及节能减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大咨询总结出国有企业当前推进节能减碳方面呈现的四大特点:

一是优化企业生产设备,节约生产能耗。这是工业型国有企业推进节能减碳的重要措施。这部分国有企业所有资产纳入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并报废耗能高及污染环境的设备。在增加新设备的同时,对老旧设备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并及时对耗能高的设备进行淘汰。优化资产、节能减碳增效成为促进这部分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通过对资产的优化,不仅为这部分国有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还有效控制了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高质量推进节能减碳。

二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节能空间。“十四五”期间国家把节能减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而对国有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能耗对标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成为评价一个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开源节流、增加利润的一个有效途径。这要求国有企业通过管理提升,提高设备单位能耗的加工水平,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继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加大重点耗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把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提升节能空间。

三是加强现有产业低碳治理,为节能减碳作贡献。在“十四五”规划和全行业节能减碳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以严之又严的措施,从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三方面对现有产业进行全过程低碳管控,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源头管控,国有企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将其作为项目投资建设的前置条件。碳排放不合规,项目绝不开工。强化过程减排。以全产业碳排放最低为目的,国有企业打通上中下游企业界限,实施绿色产业生态链工程。推动末端治理和利用,国有企业注重依靠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成立企业节能减碳的领导小组,从末端督促企业的节能减碳进程。

四是科学统筹谋划,以绿色供给助力节能低碳发展。实现节能低碳发展,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大考。作为答卷人,国有企业将坚决担负起引领节能低碳行动的新使命,在服务节能低碳中争当引领者、推动者和先行者,为国家的节能低碳战略源源不断地贡献新智慧。国有企业将不断提升推动国家节能减碳目标实现的咨询规划和资源统筹能力,探索构建服务国家节能减碳愿景的“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建立领先的节能减碳的制度体系,着力加强节能减碳标准与智力供给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碳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努力在贯彻落实节能减碳重大决策部署上走在前、作表率。

参考文章

科创局《国务院国资委举办“节能减碳 央企行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聚力节能减排 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