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一家以现代物流、收费公路、货运港口、环保产业为主业,在香港整体上市的红筹公司。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双百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选用育留”改革,深入挖掘人力资源价值,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释放,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12月底,深国际总资产953亿元、营业收入149亿元、利润总额73亿元,与2017年末相比,分别增长60%、96%、37%。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人才队伍改革和培育发展人才。国有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推进人才队伍改革作为重要方略,不断加强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后备人才和高技能技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与深国际建立起深厚亲情关系的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国有企业在推进人才队伍改革方面需要注意的四大关键:
一是优化“选”人模式,为国企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国有企业要严把进口招人才,把市场化选聘作为引进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制定员工招聘指引,将“逢进必考、以事择人、人岗匹配”写进制度,切实把业务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招进来、用起来。同时,还要多维考评相人才,把公选程序嵌入党管干部的动议环节,通过面试阐述履职思路、绩效考评过往业绩、民主测评反馈综合能力、素质测评了解管理潜能、纪律监督保障流程合规等方式,实现党管干部+市场化选聘、考试成绩+平时工作成绩、主观+客观相结合,做到精准识才。
二是完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国有企业要实施契约化刚性约束,以企业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为契机,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班子成员与公司签订岗位聘任协议、经营业绩责任书。设置多维度任期考核指标,实现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其次,要探索建立干部队伍有序进退的留转机制。对因机构、职数精简,以及因工作需要转岗的管理人员,安排转任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非领导职务,发挥其工作经验,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抓好“育”人成才,建立多层次储备人才库。国有企业要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和青年骨干人才库。依据优秀年轻人才的专业特长、能力特点、培养方向等,实施差异化培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各地国企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特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实施“多向挂职交流”计划。让员工在交流实践中开拓思路、增长才干,促进上下及业务板块间的协同发展,进而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年龄段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加强企业业务交流和协同。
四是做好“留”人措施,上下一心抓机遇谋发展。国有企业可以构建“双对标”薪酬激励机制,将人工效能指标、岗位薪酬水平与市场上同行业同规模企业进行对标,建立岗位价值评估模型,完善薪酬业绩对标数据库;通过对人事费用率、每元人工成本带来的利润、人均薪酬、各层级人员薪酬等指标进行交叉分析,建立工效联动机制,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国有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对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有力激发人才创新创效的积极性。
在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若想使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能够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企业之中,就要将人才队伍改革的理念予以有效落实。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长远目标切实达成,进而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章
法制日报《国资委将抓好智力援疆提升人才帮扶成效》
新华网《从“筑巢引凤”到“固巢留凤” 西安航天基地打造人才培育新模式》
中国网《技能强国战略下的“人才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