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2035年)》——科学赋能 高端跃升 建设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一、新形势新使命新征程

  (一)战略机遇

  1.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光明实现弯道超车的时间窗口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基础科学重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高科技领域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科技创新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为光明区依托源头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时机。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推光明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支持港澳与广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光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广深港高铁和规划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可加速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集聚,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力,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助力光明提升战略地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将集聚一批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跨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光明区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国际合作密切、辐射带动广泛的全球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提升光明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

  4.批复设立行政区是光明迎来再次腾飞的重大契机

  201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光明设立行政区,光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四城两区”战略目标,开启了建设新光明、开创新未来的历史新征程。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光明区具有完善的政治功能、完备的行政架构、更多的自主权利,为光明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特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增添了强劲动力,更好地助力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二)发展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光明区成立以来,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07-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59亿元增长到1021亿元,跨入千亿城区,年均增速16.8%,高于同期深圳市平均增长率;国地税收入从20亿元提高到141亿元,年均增速17.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91亿元增长至573亿元,年均增速16.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上市企业达到82家,产值百亿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85家,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2.新兴产业主导地位逐渐凸显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主导格局初步形成。以华星光电为龙头,带动形成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助推光明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基地。新材料领域涌现出贝特瑞等数家“隐形冠军”企业,星源材质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以卫光生物、迈瑞医疗、万和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3.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光明科学城重大创新载体加速集聚,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深圳湾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两家省实验室正式签约落地,AMOLE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8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人才吸引力逐渐提升,引进国家人才6名,“孔雀计划”人才48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星光电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4.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光明区蓝绿生态本底十分优越,生态控制线范围面积占比高达53%,为国家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山水林田湖”各生态要素齐全,拥有全市43%的基本农田,公明水库水域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76平方米,“公园之区”基本成型。光明小镇欢乐田园、大顶岭山湖绿道建成开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生态文旅新名片。

  (三)问题与挑战

  1.现有产业体系与赋予光明区的新使命新定位不匹配

  从全市来看,光明区属于后发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仍然不高,2019年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3.8%,人均GDP、地均GDP与福田、南山存在较大差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的6.3%,仅有7家企业为全市工业百强企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结构失衡,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光明区GDP的20.1%,“一业独大”现象突出,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关键设备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

  2.创新生态体系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不匹配

  光明科学城建设刚刚起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尚未建成,2019年市级以上创新载体数量仅占全市的3.5%,海外高层次人才不足全市的3%。企业创新能级不高,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仅占全市的7%,PCT专利申请量仅占全市的8.1%。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现有创业孵化机构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尚未形成完整的科技服务链。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载体已成为争夺焦点,光明区亟需培育创新的“肥沃土壤”支撑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

  3.产业空间供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匹配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不足以承担优质大项目落地,亟需探索解决产业配套用地新模式。现有产业空间整体质量不高,前瞻性规划和布局引导不够,工业园区小而散,整体运营水平不高,标准化厂房、专业化园区供应不足,难以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政策性创新型产业用房建成移交面积小且相对零散,不利于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

  近年来,中美经贸摩擦复杂多变,逆全球化趋势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进一步对世界经贸交流造成冲击,世界产业格局面临重构。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中,自主创新作用更加凸显。着眼未来,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肩负重任,必须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着力开启光明区跨越发展新征程,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原创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生态优先,着力构筑创新引擎强劲、高端业态集聚、发展活力迸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光明力量。

  (二)发展路径

  坚持原创引领,全面发挥科学牵引产业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信息、生命、材料等科学与技术领域,布局具有内核生长功能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构建光明区产业发展的动力系统,不断孕育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探索科学设施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沿途下蛋”新路径。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打通科技产业转化通道。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科技创新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检验认证、知识产权支撑服务能力,培育引领创新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先进生产力。

  坚持协同发展,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创新布局。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发展,联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莞松山湖组成优势互补的“创新三角”,携手香港、澳门及珠三角九市,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增强产业全球竞争能力。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自然与经济和谐共生。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光明区蓝绿本底生态优势,推进茅洲河、新陂头河沿岸产业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推动产业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立足光明区产业特色优势和现有基础,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潮流,积极借鉴国际一流“科学城+产业城”发展经验,综合考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衔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程,分三步走力争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形成科技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至2022年)。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加速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企业,构建科学产业化发展驱动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经济发展新范例(至2025年)。光明科学城应用基础研究核心要素基本建成,持续催生和孕育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社会公益性技术,培育一批具备高价值知识产权的成长型企业,拥有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发展一批科技创新驱动的新业态,建立创新能力领先、高端资源聚集、辐射带动力强的科研经济发展模式。

  ——建成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至2035年)。引领型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若干前沿领域成为国际产业标准和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掌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形成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体系。

  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9年完成值

2022年目标值

2025年目标值

2035年目标值

创新发展

1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

>4.95

>5.05

>5.3

>6

2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98

110

130

300

3

市级及以上创新载体数量

99

115

190

1200

4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亿元

1.8

3

8.5

300

产业发展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9.0

>41.0

>44.0

>55.0

6

智能产业规模

亿元

933

1100

1400

2500

7

新材料产业规模

亿元

338

510

780

1600

8

生命科学产业规模

亿元

161

220

300

855

9

科技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

%

4.65

7

11

50

10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7.5

>38.5

>40

>43

11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1285

1600

2200

4000

12

累计增加产业空间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160

450

1500



  三、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聚焦战略前沿领域,以推动科技引领和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坚持“优势优先、新兴培育、提质增效”,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智能产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沿,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以人工智能为头部引领,强化新型显示产业优势,布局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柔性电子,瞄向前沿技术领域,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形成光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1.人工智能

  智能软硬件。支持开展智能芯片关键技术攻关,发展面向细分领域的神经网络芯片和类脑芯片等智能芯片。研制工业级传感器、3D图像和视频识别、智能语音识别、激光雷达等消费电子类传感器,开发视频图像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翻译系统。

  智能无人机。支持智能无人机环境深度感知技术、手势检测识别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视觉避障、集群智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智能无人机在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灾难救援、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重点支持智能机器人感知、认知、执行等算法的研发,突破三维成像定位、智能精准安全操控、人机协作接口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减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产业智能化升级。支持在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积极引入借鉴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与新时代科技产品概念。推动钟表产业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转型升级,模具产业向数字化、精密化转型升级。支持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率的智能生产。

  2.新型显示

  大力发展TFT-LCD、AMOLED、QLED、Micro LED、立体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重点突破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溅射设备、阵列曝光机、有机蒸镀设备、喷墨打印设备等上游关键设备研发。推进商业显示、8K超高清视频、车载显示、VR/AR显示等下游新兴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3.新一代通信与网络

  围绕5G无线技术、5G网络与业务、关键设备模块等重点方向,支持大规模天线阵列、网络切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开发5G芯片、5G运营、5G应用服务等重点产品,重点推动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联网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行业示范应用。支持6G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超前研发。

  4.柔性电子

  支持开展印刷及柔性显示、柔性材料、柔性制造、柔性器件等技术攻关,研发具有应力、压力、运动、温度和化学传感及存储等特性的柔性原型器件,推动柔性显示、柔性连接器、电子皮肤、柔性能源等领域产业化。

  5.前沿技术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创新平台,支持新型架构芯片设计、脑科学与类脑算法、石墨烯存储新原理组件、高级机器学习理论、量子计算机、人类增强等智能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及应用。

专栏1  智能产业发展路线图

重点领域

人工智能(智能软硬件、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柔性电子、前沿技术。

重点任务

1.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推动模具和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高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在新型显示、柔性电子等领域布局重大创新载体;优选若干细分领域,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特色示范应用。

2.打造光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围绕智能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应用创新平台,积极引进一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吸引一批世界领先的企业研发总部和优秀团队落户光明区,鼓励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

3.规划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通信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软硬件等领域,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4.抢先建设5G应用先导区。紧抓5G移动通信建设发展战略机遇,在云VR/AR、联网无人机、工业互联网、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打造5G示范应用标杆项目。

5.建设柔性电子产业基地。积极引进柔性电子领域全球高端人才和团队落户光明区,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等组建柔性电子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柔性电子领域独角兽企业,在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柔性能源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6.构筑智能产业技术研发策源区。围绕智能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及前沿技术,重点引进一批优势科研机构,组建若干个面向智能产业前沿技术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加强与香港、澳门、美国、欧洲等全球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支持举办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及举办高端专业论坛和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二)引领发展新材料产业

  提升优势材料创新研发及工艺水平,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推动先进战略材料的研发和规模应用,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重点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优势材料

  新型显示材料。开展高性能光学薄膜、透明导电膜玻璃等研究,突破高世代超薄液晶玻璃基板、有机发光材料、柔性显示材料等关键技术,推进大尺寸高精度掩膜版、大尺寸宽幅偏光片、偏光片上游原材料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及长循环寿命的电池正负极材料、耐高温低电阻电池隔膜等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

  合金材料。进一步提升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合金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水平,开展高温、高强合金材料熔炼、加工工艺和技术攻关,完善高温合金技术体系及测试数据。

  2.关键战略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开展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碳基复合材料、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发展航天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开展碳化硅和氮化镓单晶材料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材料和外延片、氮化镓衬底材料和外延片的工艺技术,突破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瓶颈。

  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开展高容量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材料、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等材料的基础研究,加速储氢材料自主化配套进程。

  节能环保材料。重点发展环保包装材料、水基环保涂料、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建材、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等环保材料。

  3.前沿材料

  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尺寸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推动石墨烯在储能器件、功能涂料、柔性传感材料、触控器件、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二硫化钼、二硫化钨、氮化硼等二维材料前沿技术的研发。

  3D打印材料。突破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材料体系核心技术,开发3D打印专用光敏树脂和工程塑料粉末,推进氧化铝、碳化硅等3D打印材料及配套设备的开发应用,形成成熟的3D打印材料体系。

专栏2  新材料产业发展路线图

重点领域

优势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合金材料)、关键战略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前沿材料(石墨烯等二维材料、3D打印材料)。

重点任务

1.建设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依托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新材料重点企业,围绕重点发展领域,搭建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制定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建立新材料产品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相关领域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开发、相关标准制修订。

2.建设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针对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建设中试平台、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套创投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吸引新材料科研成果在光明区就地转化。

3.推动新材料产品示范应用。支持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鼓励国产新材料重点领域产品试用;支持区内重点新材料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积极合作,开展一批应用示范项目。

4.建设新材料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布局建设一批新材料领域市级以上技术、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5.强化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机构开展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项目,设立奖补机制,降低和分担新材料企业应用示范风险,支持保险机构设立新材料应用保险。

  (三)高端发展生命科学产业

  依托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光明区内高度集聚的优势医疗资源,不断提升生物医药领域原始创新和临床试验能力,推动科研成果快速就地转化。发挥重点企业磁吸效应,吸引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协同推动光明区生命科学产业蓬勃发展。

  1.生物制药

  生物制品。大力开展治疗性疫苗、重组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推进免疫规划疫苗升级换代。巩固提升血液制品优势,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重组蛋白药物等产品基础上,积极发展凝血因子类、特殊因子类产品。

  化学药。加快抗肿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与代谢类、抗体类药物等创新化学药物创制,加强仿制药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加快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高端医疗技术

  医学影像。重点发展高端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内视镜、临床监护仪器等医学设备,积极开展CT、MRI、PET、SPECT等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研发。

  体外诊断。支持发展临床化学分析仪器、免疫化学分析仪器、血液分析仪器、微生物分析仪器等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前瞻培育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等前沿检测技术。

  新兴医疗设备。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医疗服务平台,发展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设备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兴医疗设备。

  3.医药CRO/CMO

  重点支持发展动物模型、药理/毒理/药代、药物筛选,以及临床监查、数据管理、注册申报等CRO/CMO业态,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与合同生产组织新业态发展,促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4.精准医疗

  开发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系统,重点发展肿瘤定向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疗、个性化药物等领域。

  5.数字生命

  建立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生命数据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突破海量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多组比照等大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挖掘生命信息价值。开发生命全景数据、全时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和预测信息系统,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创新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现代化诊疗手段,推动个性化诊疗快速发展。

  6.前沿技术

  合成生物领域。重点开展人工生命元器件、人工基因组设计合成、生物体系设计再造等合成生物技术研究。推动新型合成生物产品、新型发酵产品等高端生物工程制品应用示范。

  AI药物研发。积极培育AI药物挖掘、AI化合物筛选及AI靶点药物研发等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创新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开展药物分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开发基于新结构、新靶点的创新药物。

  前沿交叉领域。前瞻布局脑疾病药物、脑基因解析、空天生物技术等颠覆性生物技术。积极开展精准靶向纳米药物及载体研发、纳米药物的靶向性和递送系统、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研究。

专栏3 生命科学产业发展路线图

重点领域

生物制药(生物制品、化学药)、高端医疗技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新兴医疗设备)、医药CRO/CMO、精准医疗、数字生命、前沿技术(合成生物领域、AI药物研发、前沿交叉领域)。

重点任务

1.建设公共实验服务平台。建设药物发现平台、药物靶点筛查平台、药物检测平台、智慧医药研发应用平台、基因编辑平台、药物安全性评价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2.打造临床研究基地。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大型医院与研究机构联合打造临床研究基地,完善临床试验机制,保证临床试验科学性和安全性,加快生物医药临床阶段研究。

3.建立动物实验中心。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加强动物模型的研究和优势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推动实验动物保障研究的科研条件建设,打造以人类重大疾病、新药创制等科研需求为导向的动物实验中心。

4.组建医学影像技术联合研发平台。依托精准医学影像大科学装置、医学影像龙头企业,围绕高端医学影像、智能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组建联合技术研发平台,突破MRI、PET-MRI融合技术等前沿技术壁垒。

5.建设体外诊断样本库公共平台。依托体外诊断领域企业建设大型样本库公共平台,支撑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设备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的研发。

6.培育医药CRO/CMO产业集群。引进国内外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高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医药CRO/CMO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医药CRO/CMO企业,大幅提升生物医药研发效率,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医药CRO/CMO产业集群。

7.创建“光明国际中医药港”。争取率先在中医药跨境流通、审批认证绿色通道等方面实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药传承及现代化。

  (四)提升发展特色服务业

  瞄准产业源头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培育布局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助力打通科研与产业间快速转化通道,支撑产业体系向科技创新及高质量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生态优势,全面激发创新创意活力,集聚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旅游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1.科技服务业

  科技金融服务。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导向功能,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创投机构、科技银行、科技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新模式,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

  研究开发服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提供面向市场的专业研发服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支持发展产品研发设计服务,促进研发设计服务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设计服务能力。

  检验检测认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吸引集聚一批市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支持发展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等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建立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

  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培育引进技术转让、技术代理、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机构。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平台等创客载体,搭建资源对接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和合规法律服务。大力发展信息、代理、咨询、培训等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推动合规法律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重点开展专业咨询与合规咨询、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合规评估、质押融资等业务。积极引进知识产权机构和相关法律机构,为光明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快速授权、快速确权、法律保护等服务。

  2.文化旅游业

  文化创意。推动创意设计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尤其是与钟表、内衣、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紧密结合,提高光明区传统产业的时尚设计水平和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重点推动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短视频)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融合多种业态和内容形式的联动创意开发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创意精品。

  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休闲、科技深度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科普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业。推广全域旅游特色示范,深入挖掘光明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打造独具光明区特色的文旅品牌;整合光明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特色景观,搭建生态休闲旅游平台;加快重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筹建信息、生命、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科普展示区,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普旅游品牌线路和产品。


专栏4 特色服务业发展路线图

重点领域

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服务、研究开发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和合规法律服务)、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全域旅游)

重点任务

1.组建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为光明区各大创新载体及项目产业化提供科研文献、数据等情报信息服务。

2.加快建设光明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光明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聚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在知识产权交易上先行先试。推动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知识产权联盟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3.推动“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文化创意活动实现产业化,以华强创意公园为主要载体,聚集一批创意设计企业,做强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产业;加快建设时间谷、红木小镇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推动文化与生活相生相融。

4.开发多模式“旅游+”线路。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积极争取国家级博物馆分馆落户,依托光明小镇、茅洲河碧道、深圳科技馆等,打造空间交互、功能齐全“文化+生态+科普”的全域旅游模式。



  四、高标准打造重点工程

  为全面推动光明区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提高源头创新供给、完善转化支撑体系、强化国际协同合作、盘活产业空间存量、引进头雁领航人才等方面高标准打造五大重点工程,带动光明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创新能力强基工程

  高标准布局学科特色鲜明、相互支撑协作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支持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加快建设,鼓励联合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组建伙伴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高质量源头供给。

专栏5 创新能力强基工程

1.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先进表征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培育、遴选一批国家级在研的设施项目。

2.组建重点专项科研创新资金。探索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科研院校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设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专项资金,支持设施建设单位集中优势创新资源;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科学成果快速转化。

3.建设一批前沿技术应用开发平台。参照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的运营管理模式,组建一批前沿技术应用开发平台,利用科学研究形成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成果,攻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的核心技术。

4.建设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布局建设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对各项科学数据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研发方式从“假设-实验”驱动向“数据-验证”驱动转变,大幅度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转化平台支撑工程

  超前谋划布局产业基础设施,组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科技转移转化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科技创新联盟,推动光明科学城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

专栏6 转化平台支撑工程

1.超前谋划产业基础设施。围绕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重点领域,规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显示中试平台、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新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等一批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产业领域提供技术攻关、中试小试、应用推广等服务。

2.引进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领域,加快建设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国家电动汽车企业计量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两院三中心”平台;规划建设若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质量标准认证机构,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检验检测和计量标准,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

3.组建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联合国际知名的转化机构,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携手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科研单位、服务机构等共建科技创新联盟,推进全球原创科技成果在光明区产业化。

  (三)国际协同发展工程

  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携手国际先进城市、周边产业大区和科技强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全球化、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港澳高校技术转移实验室和深港澳创新创业发展基地,吸引港澳优秀科研团队及创新创业人才落户光明区,拓展国际科技产业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构建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

专栏7  国际协同发展工程

1.探索产业和技术跨境合作新模式。探索设立跨境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港澳科技成果在光明区转移转化;探索拓展国际合作联合资助计划,支持在合作框架下实施重大基础研究联合攻关;携手香港、澳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区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2.建设港澳高校技术转移实验室。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引进港澳高校优秀学科力量,支持建设港澳高校技术转移实验室,融合适用港澳成果转化模式和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设立深港澳创新创业发展基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参与深港澳创新创业发展基地建设,打造深港澳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创新创业交流中心,搭建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政策、法律、市场、生活配套等服务,加强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四)产业空间挖潜工程

  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方式,充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土地资源,探索政府-企业-社区集体多主体联合开发模式,加快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和新型产业园区,开展城市立体空间综合开发试点,建立土地效益评估机制,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打造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格局。

专栏8  产业空间挖潜工程

1.探索专业化园区联合开发建设模式。按照光明区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以政府为主导、以园区开发运营公司为主体,联合社区集体公司合作开发集体用地,明确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模式,推动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释放连片的优质产业空间。

2.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新型产业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承载空间需求小、知识产权输出高的科技型企业,提高空间产出效益。

3.开展城市立体空间综合开发试点。以综合交通系统为支撑,聚焦轨道核心站点和重点地段,加快打造一批集地下、地表、地上空间立体综合开发为一体的重点开发示范项目,提高土地空间综合利用效能。

4.探索建立土地效益评估机制。对区内各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定期开展全方位的运营效益、土地效益综合评估,建立土地效益综合利用等级清单,重点淘汰功能使用不当、效益不高、闲置的工业园区和企业,释放用地空间,保障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五)头雁领航人才工程

  面向“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各类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头雁领航”人才,重点引进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业人才,组建院士创新研究院,推行人才引进创新机制,组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打造国际化街区,不断提升光明科学城人才服务水平。

专栏9 头雁领航人才工程

1.强化“头雁领航”人才引进和培育。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需求,深化和拓展“鸿鹄计划”,大力引进“头雁领航”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及技术转化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顶尖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汇聚与产业关联度高的紧缺型产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

2.组建院士创新研究院。围绕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领域,大力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组建院士创新研究院,由政府每年提供专项科研经费,采用研究院自主管理、政府监督的运营模式。

3.推行人才引进创新机制。支持新建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用人,采用与市场接轨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工资等灵活薪酬体制;探索通过“薪酬谈判制”招募高端人才团队,建立新型精准引才机制;加快推动技术移民试点,争取建立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积分评估制度。

4.组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吸引国际学术组织、创新机构和跨国公司在光明区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等科技交流活动;支持高端专业论坛落户光明区,提高国际交流水平,塑造国际交流品牌,推动高端科研人才及产业人才在光明区汇聚。

5.打造国际化街区。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设功能齐全、品质卓越的综合体;围绕国际人才集中集聚区,打造高品质国际化样板街区,建设国际学校、涉外医疗机构和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等,为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点产业,结合光明区地理空间格局特点,强化创新资源与产业互动共融,优化提升现有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空间高效产出与协同错位发展,构筑“一廊、三区、五集群”的总体空间布局,支撑光明区建设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一)构建“一廊、三区”的总体布局

  1.一廊——打造龙大科技创新发展走廊

  以龙大高速向南联接南山、福田、香港等区域以及向北衔接东莞、广州,面向世界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高深层次的产业合作,重点引进和布局科技创新项目以及重大产业项目。从北往南沿廊道两侧依次布局科技创新区、成果转化区、产业发展区,打造区域性科技产业创新走廊,构建“东创、中转、西产”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功能布局。

  2.三区——构建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区。位于光明区东北部,往南紧邻光明小镇,往西接龙大高速,北部至巍峨山,东部以东莞市为界。片区重点承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研机构、高校等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是光明区产业创新能力发源地。

  成果转化区。位于光明区东南部,涵盖光明中心区、光明高新区、光明城站周边及白花片区。片区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以及商业休闲、生态旅游等文化旅游业,是推动光明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枢纽地。

  产业发展区。位于光明区西部,包含公明街道南部、马田街道、玉塘街道以及凤凰街道西部。片区重点布局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以及传统钟表和内衣产业,打造特色鲜明、资源集聚、相互支撑的产业组团,是光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二)升级打造“五集群”

  1.原始创新集群

  位于科技创新区,涵盖光明北产业单元、楼村西产业单元、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单元。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集聚布局应用基础研究设施。

  2.科技服务集群

  位于成果转化区,涵盖光明新城产业单元、翠湖产业单元、光明大街单元、高新园东产业单元、光明城站门户单元与白花产业单元。重点布局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机构平台,沿高铁站、轨道站点布局商业综合体及配套服务设施。

  3.智能产业集群

  位于产业发展区中部,涵盖凤凰社区产业单元、塘尾-东坑产业单元、长圳-甲子塘产业单元、塘尾产业单元、将石产业单元、合水口-马山头产业单元。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柔性电子与新型显示等产业。升级建设智能穿戴产业基地(钟表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模具基地),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产业研发总部。

  4.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位于产业发展区南部,涵盖田寮-玉律产业单元。重点布局生物制品、化学药、医学影像、医药CRO/CMO、精准医疗等产业,布局一批生物医药公共实验服务平台以及生命科学领域重点产业项目。

  5.新材料产业集群

  位于产业发展区北部,涵盖薯田埔产业单元、公明中心产业单元、下村产业单元、上村产业单元、李松蓢-西田产业单元。重点布局新型显示材料、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建设一批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材料中试平台、新产品应用示范平台等,重点布局新材料领域头部企业,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管理

  切实发挥产业规划中长期指导性作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相互协调衔接,配套完善的实施落地机制,构建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性的长期投入机制。加强本规划在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中的统领性作用,涉及各产业专项规划、项目引进、土地整备及城市更新事宜,应遵循本规划所明确的战略路径、产业方向、空间布局等开展工作。

  (二)完善政策体系

  发挥产业政策导向性作用,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投向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科技服务业中关键领域,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撬动、引导作用,着力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三)保障空间供给

  以土地供给、产业空间建设、载体提升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大创新型产业用房供给,实现创新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梳理全区产业空间,开展较大面积产业空间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产业用地整体盘活和空间释放,形成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效空间保障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

  进一步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全区各部门相关工作的督促检查,将本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实施情况作为绩效评价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及滚动调整机制,强化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等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按未来环境的变化调整规划实施重点和政策举措。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附件

  名词解释

  1.智能产业:是指基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以“智能”为特征的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3.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是微电子加工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的结合,新型显示产业主流技术流派之一。

  4.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是新型显示产业主流技术之一,其发光方式是通过电流刺激有机体自发光。

  5.QLED(量子点发光技术):是新型显示产业新兴技术之一,其发光方式是通过量子点自发光。

  6.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技术):是新型显示产业新兴技术之一,其发光方式是通过微型化的LED进行发光。

  7.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相比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

  8.6G(6th-Generation):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仍在开发阶段,主要促进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

  9.柔性电子:是一种技术的通称,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

  10.脑科学与类脑算法:是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以及以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算法研究。

  11.高级机器学习理论:包含统计学习基础理论、不确定性推理与决策、分布式学习与交互、隐私保护学习、小样本学习、深度强化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等学习理论和高效模型等。

  12.人类增强:是指可以暂时或永久克服人体局限的技术,包含体力增强、视听增强、机能增强等方面。

  13.合金材料: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再凝固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组成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14.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15.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以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锌、金刚石、氮化铝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16.创新药:指研发得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是国际制药巨头重点研究布局的对象。

  17.仿制药:指仿制创新药得到的药品,其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18.生物制品: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等生物材料,用于制备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9.医学影像:指利用专门成像机制的设备,以无创性方式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结构信息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包括X线成像技术、MRI技术与核医学技术等。

  20.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连续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21.MRI(核磁共振成像):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既不用电离辐射,也不用造影剂就可获得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

  22.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核医学领域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将生物生命代谢中必须的物质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如18F,11C等),注入人体后,通过对于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23.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CT扫描,属于核医学范畴,其成像原理系将放射性核素显影与CT的三维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显示不同层面内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图像。

  24.体外诊断:对人体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收集、制备和对样品进行检测的试剂、仪器和系统,通过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对疾病或机体功能进行判断。

  25.新兴医疗设备: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一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医疗设备。

  26.手术机器人:集多项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综合设备,主要用于心脏外科和前列腺切除术,可实现外科医生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

  27.人工基因组设计合成:指在体外人工设计及合成完整遗传信息并产生双链DNA分子的技术。

  28.医药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指医药企业和提供外包服务的组织或机构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委托CRO企业完成新药研究过程中的部分工作。

  29.医药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是指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如粉剂、针剂)以及包装等服务。

  30.AI药物研发:借助AI手段通过深度学习构建药物分子,结合基因组及蛋白组学信息可优化药物研发方案及临床试验设计;采用AI手段可以降低药物研发难度、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31.精准医疗: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精准医疗领域常见技术与产品包括基因测序、基因检测、基因筛查、细胞治疗等。

  32.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检验检测服务、科技咨询、技术孵化、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金融等活动。

  33.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服务等进行全方位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