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前 言 

在双碳、能源安全可控等政策要求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成为新能源赛道一颗耀眼新星,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企业主体面临“价格战”、“生存难”等困境,缘何出现这一冰火两重天的奇特景象,中大咨询将在本文中进行探讨。

一、在谈及“储能”时,谈的是什么

1、储能是什么

从概念内涵来看,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其应用场景涉及电力、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产业领域。当前所谈及的储能,通常特指电力储能,主要涉及电力产业领域,是将不易储存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形式储存起来,以便需要时使用的过程。

从技术类型来看,储能主要可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电磁储能等类型,各技术类型的应用场景不同,呈现百花齐放状态。中大咨询认为,在众多新型储能技术中,具备多适用场景、且场景规模大的技术类型,更有希望发展为主流趋势,其中机械储能中的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中的液流电池的适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电力领域,适用场景少,熔盐储能适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供暖,适用场景规模小,未来发展前景相对有限。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电磁储能等适用场景除电力领域外,还涉及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产业领域,且场景规模相对较大,未来发展前景相对较大。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表1  各类储能技术路线主要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为什么要发展储能

双碳目标政策背景下,以新兴低碳清洁能源作为电力供应的能源结构成明确趋势。从现有能源结构来看,新能源的装机总量占比仅为29%,火电占比为54%,为当前电力主要来源。未来在双碳目标政策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占比将不断攀升,至2060年,预计新能源的装机总量占比将达到87%,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1 至2060年碳达峰我国各类电源装机总量占比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储能能够帮助平抑新能源供电波动性、减少弃风弃光现象、缓解电网调峰调频压力等三个在能源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是新能源电力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而电力系统需保持发电出力(功率)和用电负荷的实时平衡,储能具有平抑新能源供电波动性的作用。二是伴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迅速增加,我国部分优位地区风能、光伏的供电能力大幅增加,远超出消纳能力,弃风弃光现象出现,如2022年西藏弃风率达10%、弃光率达20%,造成大量可用资源浪费。三是从我国用电结构变化情况来看,居民和第三产业用电占比不断提高,电网也需要从适应工业负荷向适应民用负荷过渡,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增多。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2 2011-2022年间我国用电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二、 宏观观览,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1、强劲的驱动因素支撑产业市场火热

伴随强调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利好,叠加庞大的应用需求和较为领先的储能技术水平,中国储能产业市场火热。

从政策来看,国家正积极推动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尤其强调新型储能的规模化。从国家层面来看,2021年7月,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指出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以上的规模化,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从地方政策来看,多地出台政策要求新能源项目必须按一定功率配比配置发电侧储能,强制配储特征明显,也是带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3 “十四五”各省市储能装机规划目标(GW)

数据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公开资料整理分析(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

从产业基础支撑来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长,2022年达86372千瓦时,社会用电量的增加,尤其是负荷侧多元用电需求的增加,对电力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储能作为缓解电力紧张、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在发电、电网、用电侧的多场景应用,未来需求场景广阔。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4 2016-2022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千瓦时)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从技术来看,相关技术的成熟能够为储能产业的规模落地提供强劲支撑。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和产业各主体的持续投入,我国储能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抽水蓄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储能技术水平已居世界领先水平。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据统计,2021年中国机构和学者共发表11949篇储能技术论文,相当于第二到第七位国家发表论文的总和,中国在储能领域基础研究的深入推进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叠加我国庞大的应用市场,未来有望引领全球储能产业发展。

因此,上述利好因素传导至储能产业市场端,带来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从增速来看,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整体快速增长,2018-2022年整体复合增速达17.6%,其中电化学储能复合增速达79.1%,呈爆发增长态势,成为拉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新动力。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5 2022年中国各技术类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情况(GW)

数据来源:CNESA、公开资料整理分析

2、资本市场热度高涨

受政策驱动、技术突破、需求拉动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2022年资本热度高涨,储能领域的投融资数量和金额均呈爆发增长态势。从投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16-2021年每年维持在21-27件左右,2022年高达121件;从融资额来看,2020-2021年均稳定在16亿美元,2022年融资额增长至29亿美元,资本的蜂拥而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储能赛道的火热。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6 2016-2022年中国储能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件)

数据来源:IT桔子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7 2020-2022年中国储能融资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Pitchbook

3、产业玩家不断涌入

在政策驱动、技术突破、需求拉动、资本注入等多重利好因素带动下,入局企业数量激增。从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来看,2022年之前,每年新成立的企业在3000-6000家左右,2022年新成立企业数量达38294家,是2021年的5.8倍。此外,因电化学储能适用场景多、场景规模大等特性,格力集团、小米、美的、黑芝麻等跨界玩家也相继涌入,以期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8 2018-2022年中国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家)

数据来源:天眼查


三、 微观查探,企业主体业绩承压

1、密集扩产潮下的产能过剩悄然来临

在资本强势注入、企业玩家蜂拥而至的火热背景下,产业资源集中涌入电池赛道,产能过剩现象明显。从储能融资企业赛道分布情况来看,电池企业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融资金额占储能行业整体融资交易金额的64%;从上市企业的业务布局方向来看,过半数企业偏向布局电池业务。在市场一片向好的喧闹声中,入局企业加快扩产步伐,以期抢先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带来产业的无序竞争,引发产能过剩、经营主体经营承压。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提供的数据,储能电池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已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了2023年上半年的不足50%,资本狂欢的背后是企业经营主体的“价格战”与“生存难”。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9 2022年储能融资企业赛道分布(亿元)

数据来源:天眼查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10 2022年上市民营企业储能赛道分布(家)

数据来源:wind

2、储能项目中标金额持续下跌

业内企业竞争激烈,储能项目中标价格持续走低。2022年储能中标价格在2月份达到1.72元/Wh的高峰,后逐步降至12月份的1.5元/Wh左右;2023年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呈逐月下降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锂电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推动电池降本,二是众多玩家的蜂拥而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企业以“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三是强制配储政策下,建设方会通过压缩采购价格以降低成本支出。低价竞争引发的影响是系列的,储能供应方在价格持续下跌背景下经营持压,储能采购方倾向于选择低成本项目,易忽视项目性能和安全问题。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11 2022年中国储能项目中标价格(元/Wh)

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探究储能产业发展的冰火两重天

图12  2023年1-5月中国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元/Wh)

3、成熟稳健的商业模式仍待探索

当前中国储能产业尚未建立起稳健高效的市场机制,业内经营主体仍在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经营承压。从电力储能的三大应用场景来看,电源侧以新能源配储为主,以配储作为新能源并网的前置条件,成本主要由新能源场站单独承担,收益主要来源于减少“弃风弃光”电量增加电费收入和减少的考核费用,在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部分盈利仍依赖于政府补贴实现现状下,如何确保以市场化机制实现新能源并网收益,是实现电源侧储能稳定盈利的关键。电网侧储能收益主要来自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补偿,在电网运营商自建储能设施和向第三方购买储能资源以完成调频调峰服务背景下,成本是电网运营商的重要考量因素,电网侧储能盈利面临来自火电调频的成本竞争压力。用户侧储能主要收益来源为峰谷价差套利和电力自发自用,总体来看规模较小,且分时电价政策仍待持续完善,投资回报周期缩短空间大。

四、结语

当前,中国储能产业正处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关键期,需要政策、资本等多方资源支持。鉴于经济性是储能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政策端需持续完善储能市场化机制的顶层设计,并以市场化方式跑通。资本端需理性思考、审慎看待产业热潮,仔细筛选、甄别优质储能赛道和标的,以资本力量帮助产业建立有序、高效、健康的生态环境,实现多方主体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