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建议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对今后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是国有企业践行使命责任的关键依据,也预示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发展格局下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建议

一、新发展格局下国企改革痛点

在经济布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国有企业从简单规模扩张跃至高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国有经济布局不够集中、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大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低水平行业中过度竞争、高端行业竞争力不足的现象。一些国有企业主业不够突出、辅业存在亏损,对企业的经营运转、技术创新等都造成了一定影响。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公开的市场竞争意识,习惯依赖国有企业背景和资源,不会主动向市场出击,未能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集中度高的优势,导致其大而不强。

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很多国有企业决策者担心发展混合所有制有风险、怕担责任。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普遍存在国有企业控股不控权现象,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不足,而民营企业决策者则担心混改后失去话语权,最终滋生“国有企业不愿混,民营企业不敢混”的问题。

针对国企改革痛点,中大咨询基于经验和研究得出建议,助力国有企业稳步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台阶。

二、新发展格局下国企改革建议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视为短周期调控,这是一项长期的统筹改革和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一方面,要解决国有企业盲目扩张、布局过广的问题,集中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关闭、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改革等方式让国企从不应涉入、没有竞争力的领域中退出,减少重复投资、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清理处置低效或无效资产、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二)围绕提升科技创新力深化改革

当今时代,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与演变,大国间的科技竞争已成为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作为国有企业自立自强、茁壮成长的有力保障,未来国有企业必须在科技创新之“源”上继续寻求突破,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尽快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国有企业要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各级国有企业争当领域内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构建以国有企业牵头、民营企业参与、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合协同机制,凝聚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夯实产业技术基础。

(三)稳妥推进混合所制改革

在新发展格局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非国有企业加速发展的单行道,而是一场国有企业与各种所有制的双向融合发展。强调以市场竞争效率提升为主要导向,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机制、效率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实现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公司治理规范。首先必须加快改制上市步伐,坚持把改制上市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企股权多元化的重要路径,以高质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其次充分发挥各类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的作用,促进国有股权合理、有序流动。加快推进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企业,在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的同时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创新形式。

总之,在新发展格局之下,国资国企最终目标都指向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那么国有企业如何对标世界一流不走弯路中大咨询认为国有企业需深刻认识、系统把握新发展格局下国企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及科学内涵,通过创机制、激活力、谋战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国资国企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