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在我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通过药品集中采购机构GPO,可以充分发挥药品采购市场化、第三方灵活便捷优势,在降低虚高药价、保障药品供应、优化平台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从某市级城投公司的标杆案例入手,深入剖析医药供应链业务的商业模式和业务落地实施路径。
我国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医药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增速。随着国家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以及不断扩大的医保支持力度,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会以9.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在实践中,预防为主、医保控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药审评审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都指向药品降费增效的目标。
国家医保局一直在积极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带量采购,一方面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费用负担,另一方面,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推进供给侧改革,净化行业生态,提高集约规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倒逼药企进行产品与管理模式创新。
另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证明,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节省医疗开支,减轻患者负担。在我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通过药品集中采购机构GPO,可以充分发挥药品采购市场化、第三方灵活便捷优势,在降低虚高药价、保障药品供应、优化平台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现有案例,城投企业可通过政府授权或招投标,成为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集采集配的指定承载单位,依托集采业务开展集配业务,同时开展市场化的医药流通业务。
集采的商业模式:药品集中采购机构GPO,接受区域内各公立医疗机构的委托,对药械采购和价格监管平台上挂网的非国家、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的药械,组织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的代理服务费收费标准,以成本支出加合理利润为原则,由成交供应商支付。
集配的商业模式:作为医药流通企业,与作为招标主体的公立医疗结构,以及中标的医药厂家,签订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购销三方协议。在收到公立医疗机构发送中选产品采购订单后,采购中选产品,并根据公立医疗机构的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送,集配业务的利润主要来自进销差价。
市场化流通业务的商业模式:依托企业专业的仓储和物流配送能力,与上游医疗药品和器械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的形式,获取相对较低的采购单价,然后分销于医疗机构和药店。其业务经营模式主要分为纯销与商业调拨两种。纯销模式为主要经营模式,直接向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提供药品销售及配送服务,其中向医疗机构销售是纯销业务最主要形式。调拨模式是将医药产品销售给另一个医药流通企业的模式。商业模式的利润主要来自进销差价。进销差价主要分为采购当期实现的进销差价和随后实现的返利
Y集团是作为Y市的市属城投平台,产业横跨水务、燃气、电力、公交、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Y集团先后设立S公司和G公司两家二级子公司,作为该市公立医疗机构药械和医疗设备集采集配工作的实施平台。
S公司定位是该市公立医疗机构委托的议价采购服务机构,提供药品集中议价的信息平台及技术支持、运营监测和运营维护等保障性服务,目前已投资搭建了该市的首家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供信息化平台。
G公司的战略定位为:以“医”为主的“三医一链”,即:医药集中配送、医疗健康养老、医疗机构建设和农副产品供应链,将采用先进的物流及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合规的供应链服务,致力于以上下游客户需求为中心,运用整合协同化模式,寻求优质的供应商,有效整合产品资源,打造全程透明化、高效化、智慧化的供应链体系作为发展方向。
(一)成立业务主体
组织考察国内先发区域的经验做法,深入调研区域内的公立医疗机构药械和医疗设备的集采集配现状,厘清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如有介入机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成为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集采集配的指定承载单位。
如果无法通过直接指定方式获取业务授权,也可考虑通过招投标方式成为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集采集配的实施主体单位。
(二)平台构建
先搭建起公立医疗机构的药械采供信息化平台,组建药械集采团队,把药械集采业务先开展起来。同时,通过股权收、并购当地医药批发企业,快速构建集配业务承接能力。
(三)开展集采业务
1.发布采购公告。即公立医疗机构发布药械集中议价采购公告,符合要求的药械生产企业(或代理经销商)可以参与。
2.线上报价。组织专家对生产企业提交的基本资料进行初审,报名成功后,生产企业进行线上报价。
3.拟入围企业的确定。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负责评审工作。专家组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结合最多入围企业数确定入围企业。
4.拟中选企业的确定。根据专家评审确定的入围结果,集采公司组织专家和药械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议价谈判,入围企业如只有一家,进行单独议价;入围企业两家以上则进行两轮现场报价。原则上同品种同规格选取一家作为拟中选企业。
(四)开展医药流通业务
一方面,基于所收购企业所拥有的医药流通业务基础(品种、通道等),开始承接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药械和医疗设备在集采后的集配业务,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持续提高集配业务占比
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市场化的医药流通业务,通过品种、区域、渠道的扩展,推动业务持续成长。
(五)模式输出
在区域做出成效,树立标杆典型,逐步完善和升级业务模式,扩大影响力,以GPO模式向其他区域复制扩张。
本文节选自中大咨询研究文章《城投企业如何布局医药供应链业务——以某市级城投公司为例》,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