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的重要举措。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拉开序幕,国资国企需要在五大方面狠抓实干,以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纵深推进改革。
一、聚焦功能定位,明确改革目标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
然而,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同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应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等方面开展改革部署,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功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保障支撑能力、带动产业发展等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关键标准,并以此形成相对量化的改革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国企改革成效。
二、立足发展实际,突出改革重点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央及全国各地国有企业的重大行动,各层级、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国有企业的功能属性、发展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对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国有资本布局、落实国家战略、市场化改革等改革有着不同的诉求,需要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探索,突出改革重点。
对于中央企业和产业实力较强的地方国资国企,应更加突出发展布局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支撑产业链循环畅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等领域的改革部署,并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面进行更为大胆的改革探索。
对于产业实力较弱的地方国资国企,在落实企业功能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转型路径探索,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落实推动企业重大风险防控与化解,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明确改革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深入的调研诊断,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形成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推动改革有效落实。
三、用好政策工具,大胆探索创新
随着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针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政策工具。以构建新型经济责任制为例,与其相关的政策类型包括分类改革、国资授权与监督、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考核激励、加强风险管控等超过40个政策文件(见表1)。
同时,根据国家层面面向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发展、科技型企业扶持等也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改革红利。落实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应积极运用相关政策,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进一步破解阻碍深化改革的痛点难点。
表1 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相关政策(节选)
图片来源:中大咨询研究院
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一是构建闭环落实机制。以改革工作台账为依据,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实施-评估-反馈-修正”的闭环落实机制,形成“日常监督-动态督查-定期总结”的推进方式,及时发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共性问题、重点案例等开展针对性总结交流,优化改革工作模式,保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落实。
二是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针对改革深化提升相关事项,理清涉及的有关部门,建立改革深化提升联席会议机制和专项沟通渠道,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为落实相关工作和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健全对外合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与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国资国企主体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提升改革实施效率;另一方面深入与高等院校、高端智库、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合作,积极借助外部力量,从理论总结和实践指导等各方面,提供智力支撑。
五、总结改革规律,驱动持续深化
国企改革是一个长期性工作,中央通过持续实施改革行动,不断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有利于国资国企形成深化改革的常态化理念、意识和机制,进一步驱动国资国企形成自主推动、持续深化、自我完善、自我突破的深化改革势能。
为此,在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把改革成果全面融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改革发展持续深化的自我驱动力,不断提升国有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