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六大关键词

前言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的重点工作,在过去的2022年有哪些关键词?释放出哪些信号?面向2023年,如何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方向?

关键词一:制造强国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各方努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从规模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在2012-2021年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从质量来看,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航母下水、C919交付、空间站巡天……等重大成果的持续涌现彰显我国科技实力显著。

2022年,国家围绕推动资本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持续发力。

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资金供给。中长期资金是制造业企业的“甘霖”,2022年多部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在金融信贷政策中提出,2022年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较快增长。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加大对传统产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9月,央行设立一项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六大行在10月份也均表态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重庆、辽宁、安徽、云南、海南、新疆等地已投放首批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45个国家集群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3个、高端装备领域13个、新材料领域7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消费品领域4个、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成为引领带动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无疑是重中之重。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

未来,制造强国的持续推进,需统筹发展和安全,需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预计仍将以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重点工作,不断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关键词二:现代产业链链长

2022年,重点围绕推动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工作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企业前三季度明确重点投资项目近300项,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有积极促进作用。

确定第二批链长企业。2022年5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推进会,国资委于会上为第二批链长企业授牌,以期推动企业积极落实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多地实施“链长制”。继今年5月国资委召开央企争当链长的推进会以来,全国各地的链长制建设步入了深水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29个省份实施了“链长制”或者与“链长制”相关的政策,该政策在区域招商、项目建设、产业融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广州市国资委大力打造“链网”工程,落实重点产业“链长制”,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强化资本运作,依托产业链延伸资本链,通过搭建资本链,抓住时机跨地区并购具有规模的头部企业以及行业单打冠军,并将资本链转化为产业链。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称,该市日前出台了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构建“链长+链主”机制。

未来,“链长制”建设工作需要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机协同、高度融合,围绕产业链的堵点、卡点、痛点,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步伐,以技术优势构建起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资金链和人才链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三: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022年中央着力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规划部署,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内,通过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对外,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必须解决自立自强的关键核心问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9月,《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强调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出台,旨在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2022年10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发布,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旨在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推出第六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在中央层面给予产业规划、用地、环评、能耗等政策的支持,开辟绿色通道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未来,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障要做到长短结合,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关键词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自2019年培育工作开展以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培育四批,累计公示数量9279家,其中超六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制造业,为促进经济繁荣、填补市场空缺、增加就业机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国家层面对专精特新的支持政策主要围绕“梯度体系培育、资本支持”等方面展开。

建立“专精特新”培育体系。2022年6月01日,工信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动态管理、梯度培育制度。至此,我国的“专精特新”培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备。

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与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直接融资支持”、“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等内容,聚焦服务对象除“专精特新”企业外,还包括政府投资基金所投资的企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中小企业等。该意见的出台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多元、更适宜的基础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中小成长型企业发展“插上翅膀”。

未来,专精特新工作培育重点预计将围绕“资本、市场、创新”三大环节展开,以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其中,资本主要指通过设立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政策支持等方式,市场主要指积极通过加强政府采购、市场宣传等路径,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创新主要指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关键词五:数字经济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27%,排名全球第二,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战略指引下,2022年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支持方向主要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出,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围绕强化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市场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等多方面开展,体现推动数据要素进一步优化的意义,进而让要素更好地为供给服务。2022年12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首次提出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构建中国特色数据产权制度体系。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2022年1月26日,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共部署包含数字基础设施行动在内的8个重点行动,同时,还设立了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工程等7项重点工程,作为落实上述行动的重要抓手。

未来,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要着重把握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将重点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动能、以人才为引擎、以平台为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关键词六: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具有颠覆性和高增长性,已成为影响我国能否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2022年,多地谋划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研究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行动方案,以期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培育创建。国家层面,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公布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及培育名单。地方层面,2022年多地加快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其作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如浙江省于2月出台的《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打造30个左右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6月,河南开启省级先行示范区申报工作;11月,上海推动第一批包含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紫竹高新区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

金融资本联动机制的加速推动。2022年多地出台相关规划,强调资金支持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如6月,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建立科技研发资金与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资本的联动机制,支持科技项目成果加速产业化。2022年11月,《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提出,统筹市级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适当提高未来产业风险容忍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共同推动产业、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支持未来产业创新企业上市融资。

未来,还需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发挥各类主体在创新链、产业链等不同环节的优势,推动未来产业的加速发展。

小结

面向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经济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着力点仍将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大咨询将持续跟进政策风向,把握重要产业发展趋势,致力于为政府机构及企业提供产业发展系列咨询服务,抢抓时代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