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两化”到“四化”——为数字经济的升级发展做好准备
一、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两化”演进为“三化”,再到“四化”的过程。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融合性经济,具有巨大的赋能效应,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还可助力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今,数字经济释放的红利已成为各国各城市的“兵家必争之地”,数字经济发展亦经历了由“两化”演进为“三化”,再到“四化”的过程。我国首先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数字经济的“两化”框架,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认为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应该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因此,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突破、不断创新,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并不断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随着组织和社会形态的显著变迁,我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数字经济的“三化”框架,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认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仅仅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能依托数字技术和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法,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当前,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国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进一步将数字经济修正为“四化”框架,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构建了以数据价值化为基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数字化治理为保障的“四化”协同发展生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
图1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整理分析
随着我国数据资源的爆发增长和海量集结,新旧生产要素不断激活、加速流通、共同作用,催生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金融科技等“新资本”、智能机器人等“新劳动力”、数字孪生等“新土地”、区块链等“新思想”,推动着数字经济不断释放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四化”协同发展的成效明显。因此,对数据价值化本身,以及对作为数字经济先导产业的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主阵地的产业数字化,为数字经济持续创新发展做好充足准备,至关重要。
图2 数字产业细分领域及其内容
资料来源: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整理分析
二、本期《中国数字经济前沿》的核心内容
《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将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发展,重点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相关的政策、项目和实践经验,汇集和传播数字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和中大咨询重要观点,《中国数字经济前沿——2022年度特刊》将从如下角度展开:
(1)专题研究:主要作趋势分析。以二十大为旗帜,解读政府导向、紧跟行业动态,对数字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2)政策前沿:重点作政策解读。本期聚焦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肇庆、中山9市)、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省)、长三角地区(包括浙江省及杭州市、江苏省及南京和苏州2市、上海市)、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以及青岛市)、中西部地区(包括贵州省、四川省及成都市、云南省及大理市、江西省、湖北省及武汉市、陕西省及西安市)。从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地级市级三个层面出发,对2022年出台的数字经济相关规划和专项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并总结亮点。
(3)全国视野:筛选并分析国内优秀实践探索。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三个领域的优秀实践案例,对其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总结。
●下一篇:《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前沿特刊》专题研究:二十大之后的产业发展趋势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