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球经济增长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尤其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要求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构建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结合多年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咨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实践经验,中大咨询认为,“十四五”战略规划必须基于时代发展、突出特色、科学务实、主次分明、定位清晰、路径明确,需要以新思路、新理念、新视角解读,提出新玩法、拓展新模式、开辟新时代、引领新潮流。

       其中需要做到五个创新:

       ①目标导向,分步落实;

       ②全局眼光,务实优先;

       ③产业优先,动能转换;

       ④新思维,新发展视角;

       ⑤区域经济联动,一体化发展。


       企业重要发展期面临的一系列创新问题隐藏的实质是战略与机制问题,核心是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创新战略制定机制与创新价值衡量机制,从而导致其后的创新流程不顺、考核评估体系散乱、激励不足,无法有效驱动创新战略实施。企业首先应该进行梳理诊断,明确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确定价值贡献衡量标准,理解企业的内部问题关键症结,以及短期、中期、长期的内在需求,继而着手搭建企业创新体系。


       企业需要从创新理念建立、创新平台搭建、创新机制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与转化等五大方面构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自身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创新平台。而做到创新实践需要对政策和企业自身有足够的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趋势研判:从全球经济环境、我国发展转型、创新规划与文件解读、产业发展需求研判国企创新驱动发展趋势。

       2.内涵解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转型等视角解读国企创新驱动内涵。

       3.模式研究:研究创新模式的历史演变,结合趋势研判和内涵解读,研究新时期创新发展模式的变化与变革。

       4.案例研究:研究重点企业创新发展路径与创新转型模式,归纳总结创新驱动发展经验。

       5.创新实践:创新理念建立、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与转化等研究创新驱动实践路径。

       6.机制保障: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所需要的平台、机制、制度和资源的保障,构建创新驱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十四五规划信息网《“十四五”规划要点分析》

中大咨询《“十四五”战略规划专题研究》

中大咨询《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