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目前,我国经济仍在不断下行,内需持续走弱,外需面临极大的风险。在经济不断下行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至现阶段形成的“四高特征”对国家政策和企业选择形成了强约束力,分别是高债务杠杆、高要素价格、高结构风险、高环境压力。在此压力下,国家经济新动能已经初见雏形,新要素、新基础设施和新产业的新一轮产能蓄势待发。通过各类政策引导、多种措施抓手,使得国有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平台。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1.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直接表现。因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4.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经济日报《用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法》
中大咨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