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为深化国企改革打好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职业经理人改革发挥成效的重点时期,在这期间,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为原则的职业经理人改革将初见成效。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部分重点企业也开展了相关试点改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普遍出现了职业经理人“水土不服”、权责不清、目标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职业经理人改革效果的发挥。

      因此,今年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和《“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


      职业经理人改革的意义


      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是深化国企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操作指引,明确了“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要点,为规范实施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这份《“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职业经理人是指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选聘和管理的,在充分授权范围内依靠专业的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高级管理人员。

      操作指引明确了“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一般应遵循的操作流程,提出“双百企业”职业经理人可以采取竞聘上岗、公开招聘、委托推荐等方式产生。同时,明确了选聘标准、人选来源、选聘程序、契约签订、考核实施、薪酬水平、市场化退出等具体操作要点。


      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重点聚焦——两个《操作指引》 


      一、明确了基本概念、范围和职责。

      两个《操作指引》分别明确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概念和实施范围,厘清了“双百企业”控股股东及党组织、本企业党组织和董事会等治理主体在相关工作中的职责。

      二、明确了基本操作流程。

      两个《操作指引》分别明确了“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一般应遵循的操作流程。 

      三、明确了各主要环节的操作要点。

      就任期制管理、契约化管理等两个环节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等四个环节。 

      四、明确了监督管理相关环节的操作要点。

      两个《操作指引》重点就严格任期、履职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操作要点。 两个《操作指引》的出台,为“双百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操作指南,为加快培育一批国企改革尖兵、更好发挥“双百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撑,有利于下一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职业经理人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自上而下地为企业建立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落实,增强、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和潜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闭环,在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道路上,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为推动国企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双百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指引》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双百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

中大咨询《国有企业改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