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数字制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并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服务制造和智能制造。在我国制造业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弱化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数字化制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打下了初步基础。但相对而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国有企业只有紧追全球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的浪潮,才能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畅通国内大循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市场活力和体制优势为依托,加强对底层操作系统、高性能芯片、工业传感器等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支持,推动“政产学研金”合作,加速突破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
二、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应制造业高可靠、大覆盖、低时延的要求,夯实高速互联和智能控制的基础能力,筑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三、是支持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通过企业内外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推进企业资源共享、能力合作。鼓励基础好、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对技改资金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率和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
四、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标准制定。支持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参考结构,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加速开发设备连接、工业数据共享等标准,实现设备与数据的兼容连接。加强标准体系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促进标准应用落地。
五、是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推进数据安全立法,明确企业可采集、可单独使用的数据范围,确保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加强工业数据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数据在使用、流通过程中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责权利。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各方数据开放共享。
六、是扶持数字化服务商发展。鼓励龙头制造企业向行业内企业开放成熟的行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互联网公司利用数据资源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能力为制造企业赋能。此外,还要培育一批工厂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智慧供应链等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商,从而更好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大咨询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还需在多个方面实现转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将以质量变革为核心,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要以效率变革为目标,着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以动力变革为重点,着力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建立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积极向产业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经济日报《以数字化制造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大咨询《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品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