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由此可见,推动形成“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尽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也就是说,要把发展建立在切实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

       第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

       第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特别重视发挥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大企业整合行业创新资源,主导建设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产业资源、开展专业孵化服务,推进合作研发。同时也要支持企业主导建立基础前沿研究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从多方面加快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建立有效的国内企业与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面向“十四五”,企业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换成效。不断完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大咨询看来企业创新是一项风险大、对智力资本要求很高的综合性工作,只有依靠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才能推动“十四五”时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从而实现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否则就难于集成、配置其他地方的资源。就当前而言,企业创新主动性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逐步增强,产学研合作组织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经济日报《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三个着力点》

瞭望周刊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之道》

中大咨询《十四五时期企业创新体系建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