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成为“十四五”时期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

       不久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十四五”时期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当前,科技变革日新月异,创新发展刻不容缓。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十四五”时期驱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中大咨询认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企业创新体系,努力增强创新力,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国企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法宝利器。

       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在“十四五”阶段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是中坚力量,国有企业资本相对雄厚且资金充足、人才储备较多,同时掌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背景下,国有大型企业有能力、有实力展开自主创新,做到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不落下风。同时,在科技研发中,国有企业能够承担更大的研发风险,增大技术研发投入,从而更好地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

       二、通过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企创新力。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着眼于重大创新。提前部署、超前谋划,聚焦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科技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在十四五规划下,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优势,通过高强度研发驱动高质量增长,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引领作用。国有企业也应主动承担和组织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大研发任务,加强技术攻关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不断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三、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要通过国资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建立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可以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推进企业组织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应当建立企业创新试错机制,允许和鼓励企业自行决定创新战略、行业战略,灵活调整企业主业投资和管理政策,探索容纳创新失败的创新评估和创新管理制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未来五年是科技创新发力最关键的五年,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五年,不仅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大调整与关系大重构、全球疫情蔓延以及经济动荡动态调整,还需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未来发展之道,因此,“十四五”时期企业更需要把握好创新体系这个应对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关键抓手。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依靠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着力增强国企创新力》

经济参考报《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