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四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正加快编制数字经济的“十四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数字经济的专项规划,将明确“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对相关重大工程、项目和改革举措作出部署。中大咨询认为数字经济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加大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度,实现实体经济领域的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在以下方面聚力:
一、培养数字人才,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人才显得尤其重要,这其中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技术人才。为填补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需要积极开展数字人才储备的培育和教育工作。以既具备数字化思维,又熟悉先进制造业发展模式为导向,选择国内重点高校,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试点,发展应用型和科研型人才,最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体系。
二、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环境。在“十四五”期间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在制造业领域推广数字经济,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管理、安全、检测等共性标准以及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服务、大数据、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标准。政府与产业合作共同培育“数字土壤”,让新的数字技术更快融入产业核心业务。通过对“孕育于数字”新业务的政策扶持,提高产业新业务的需求市场,才能使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的步伐更加稳健。与此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和市场规则,着力激发制造企业借助数字化创造新价值。
三、发挥数字化领头羊的带领作用,提升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数字经济从概念到落地,已经推动全球制造业迎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在这场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对话”中,中国制造企业凭借数字化走在了弯道超车的道路上。“十四五”期间正值工业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期,也是中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期,需要更多头部企业引领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在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环境下,大型科技企业的领头拉动效应尤为重要。在数字化领头羊的带动下,可以从个体转型上升到产业协同转型,进而形成矩阵效应。
四、着力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启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行业协会、大型互联网企业等,优先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先进制造行业的数据采集和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重大专项工程,推广“产业大脑”开放平台,以聚焦核心业务和共性业务数字化转型方案为杠杆,撬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时期在建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外,还应该从企业层面引导优势企业建设行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需要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规模、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增长强劲 数字经济成发展新引擎》
光明日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