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发展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5日在福州开幕。峰会期间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延续蓬勃发展态势,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广东、江苏、山东等13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相关负责人齐发声,围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释放了密集利好,包括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国有企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而国企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更是直接推动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发展实体经济与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而国资国企作为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实体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中,发挥国资国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实现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将有效促进国资国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是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发展数字经济上,就要求国资国企在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式来落地实施,立足国内,加快建设沟通内外两个市场的平台,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三是内外两种资源的关系。国资国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充分挖掘自身内部资源和引进外部资源,科学把握数字经济提升关键基础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作用,构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内外两种资源与产业上下游的紧密度,提高资源要素的流通效率,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2021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加快脚步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一年。中大咨询认为,“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尤其是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国资国企战略支撑优势,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经济参考报《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加码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家日报《“十四五”国资国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策略探析》

中国经济新闻网《两会定调未来五年数字经济 数字中台牵引国企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