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至3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增速,其中利润总额9614.5亿元,同比增长1.9倍,两年平均增长8.3%(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一季度国企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反映了国企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现稳健发展,同时也体现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健运行。”
2021年,中国将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在新的全球化中实现发展,这对中国企业是一场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今后五年,中国企业的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是空前的,各种因素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国企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挑战,就要彰显出国企担当。
一是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国企重组继续加快,发挥战略支撑,带动整个国家进入大企业时代。国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保障作用,将着力强化国有资本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基础的支撑能力,提升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战略性网络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基。围绕“主业”,重新洗牌,做强做优做大。各省市区的整合将向重要行业集中,对钢铁、煤炭、化工、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组将在今后五年持续不断进行。
二是围绕微观主体活力激发,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建立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在企业科技创新中,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从创造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机制着手,健全科技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只有在良好的氛围和灵活的评价机制下,给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才能使各类人才都能有效发挥出才能。
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范围推行,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未来5到10年是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供应链重组重构的过程,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全球新的规则体系重建的过程。当然,混改形式上从单一的混改,走向以混改为主线、借混改推综改的新阶段。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央企加快实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革命”的产业升级。
四是重构产业链条,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新的课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十四五”期间将出现一个新现象,以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链、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形成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以加强要素保障,保证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正常供给,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中大咨询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任务,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经济日报《国企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十四五”新格局国企面临的十大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