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国能大渡河公司投产装机量从560万千瓦增加至1170万千瓦,但人员始终没有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除了受益于流域开发的规模效应,这样的成效也离不开该公司自2014年启动智慧企业建设以来构建的崭新运转体系,成为智慧企业变革助推国企改革和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国能大渡河公司的喜人成绩凸显了智慧企业变革在助力国企改革进程、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脚步不能停歇。作为众多知名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加快智慧企业变革,助力国企改革进程的四大关键:
一是分析国企在智慧企业变革方面的具体需求。需求分析是智慧企业建设的关键。因此,国企需要对自身作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分析,由此整合企业业务和创新管理模式,并对企业的智慧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的建设需求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分析,进而提炼出自身在智慧企业变革方面的具体需求。通过上述工作,摸清国企自身的家底,充分分析和利用现有条件,节约费用,避免推倒重来和重复投资,促使国企在智慧企业的经费投入上力争“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是调研论证。调研论证是确保国企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能取得实效的关键。这里的调研论证是对国企分析自身智慧企业变革方面的具体需求的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智慧企业的建设需要结合国企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符合国家的信息化战略政策和“十四五”规划方向,尤其是节能、环保方面切不可以违背国家政策。为此,国企的智慧企业调研范围应含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和方针政策、本行业发展趋势、供应商技术能力和费用报价、实施周期等。
三是构建国企内部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先进的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不仅是智慧企业变革的要求,更是国企改革和国企数字化转型的要求。由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国企内部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平台,使得共享信息在国企内传播更便捷且同时,也让管理变得更为智能化与高效率。从而让国企有能力对自身的厂区、环境等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获得客观深刻的了解,甚至从中探寻到国企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得国企改革的整个流程有序、高效进行,进而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产学研相结合。对于国企而言,不论是建立国企内部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引进智能化生产线,还是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这些都需要依赖信息化背景下的智能化先进技术。推动智慧企业变革需要各方面先进技术,这就决定了国企的智慧企业变革需要产学研紧密合作,国企、高校、研究院、行业协会等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同时联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发展发展规划,推动产学研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联盟,组织重大项目推进及项目申报,实行代表性国企、高校表彰机制,带动各国企技术、管理升级;各研究院、高校帮助解决国企智慧企业变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只有各方面、各部门紧密合作,才能推动智慧企业变革和国企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企业建设是当今企业能力建设的趋势,也是国企推动高质量改革的有力保障。随着中国制造2025 的实施,智慧企业建设将具有国家顶层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国企在智慧企业建设的首要是迈出实践的第一步,只要肯干勤思,智慧企业建设必将在国企改革进程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章
新华社《打造世界性示范工程》
人民日报《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经济参考报《智慧企业变革的“国能大渡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