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需要充分认识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时刻把“数字化赋能”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并充分利用数字化相关技术来应对相应的机遇和挑战,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力量,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国有企业应主动拥抱“数字化赋能”,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全面改革创新,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和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关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数字化赋能”推动国企全面改革创新的四大表现:
一是国有企业加速向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的数字化方向转型。数据驱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当感知无所不在、连接无所不在,数据一定也会无所不在,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将由数据和知识协同驱动。一方面,通过数据的自动流动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现国有企业数字化全过程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与此同时,服务增值拓展国有企业高端发展空间。随着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向提供产品服务系统转变,服务型制造将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是定制化生产模式引发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生产方式变革最本质的特征。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优化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及时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在这种前提下,国有企业亟需改变传统的封闭式串行生产模式,转向利用互联网实时捕捉社会和人民需求,并以社会和人民需求为起点开展个性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
三是国有企业基于“双创”平台构建新型生产体系。“双创”平台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焊枪',也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牵引力。双创平台倒逼国有企业加速提升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水平和集成能力。“双创”平台的构建需要国有企业综合集成多个业务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研发、设计、生产、釆购、配送、服务等资源。因此,在“双创”平台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创新、改革、再造、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构国有企业运作的基本单元和运营机制。
四是国有企业全面转向利用新技术开展新的数字化业务。国有企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从领导到员工,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都要重新定义。数字化转型最早在零售、媒体等行业盛行起来,转型对于整合零售商资源、采购信息,媒体的线上和线下信息整合、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而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为紧迫、复杂。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决心仍然是数字化转型的保障。当前,已有不少国有企业开始在价值链上进行五大环节创新,并在数字化业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需要探索和不断试错的领域。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赋能”在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改革创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有企业从过去照搬科技概念到现在,逐步开展专业分析并审视先进思想与中国的适应性,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说明国有企业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考也更多了。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必将看到在“数字化赋能”下的国有企业们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章
新华社《国资国企改革持续发力 第二批综改试验正式启动》
人民日报《“数字化赋能”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经济日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