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启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电力行业是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实现电力脱碳是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面对我国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中大咨询提出电力企业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四大启示:

一是重视可再生能源相关业务的开拓与创新。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陆续出台,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愈发紧迫,能源结构高质量调整迫在眉睫。因此,对发电端企业而言,需要制定清洁电力供应战略,一方面通过大量部署水力、风力与光伏集中式与分布式发电设施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另一方面推动火电低碳转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煤电、建设低碳排放气电推动降低自身火力发电活动的碳排放。此外,发电端企业还可以开发应用CCUS技术,对火力发电机组进行改造,从吸收端减少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对输电端企业而言,未来需要推进业务向能源网络清洁化、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化转型,在能源网络方面,利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电网级储能技术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能源解决方案方面,将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利用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助力电力产业链节能降碳。

二是“因源施策”,推进节能降碳。我国电力行业企业需要深入分析集团能耗与碳排放结构,制定针对各项碳排放来源的降碳设计方案:对发电企业,需要重点推进发电端的节能降碳,通过投资绿色能源、加强余热余电回收利用打造清洁化低碳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对于电网企业,需重点投资高能效电网、消纳大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推动降低输电与用电碳排放。

三是善用绿色金融工具支持业务布局优化。绿色金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低成本的融资,可以帮助企业增加节能降碳方面的投资,利用绿色金融,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电网改造、余热利用等技术,可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推进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因此,在资金需求端,我国电力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资源,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来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布局、推进业务转型。在资金供给端,我国电力企业需要探索绿色金融投资模式,利用供应链金融、产业投资的方式有力支持产业链上的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产业链碳中和。

四是完善碳管理架构支撑企业低碳发展。组织架构的完善是对集团战略执行、业务优化调整的保障,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健康、安全与环境委员会,搭建了完善的管理架构以推进,并利用,为其节能降碳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国电力行业企业仍需完善碳管理架构,可以选择在董事层设立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在集团层设立碳中和管理委员会或碳中和管理部、在子公司层设立碳中和工作小组或子公司核心职能部门,整体推进集团的碳排放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碳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