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增长点。科技创新对于深化产业融合、化解其中的突出矛盾与关键问题,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在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以二者的协同发展更好解决当前经济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激发活力。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将在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扮演重要的角色。国企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上述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化发展,多学科专业交叉群集、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的特征日益凸显,使得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互动关系更加鲜明,对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为和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关系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四大关键:
一是锚定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发力。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协同推进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与科技创新,国有企业要整合与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企业间、政府部门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分工合作,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与科技创新,这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深化,成为经济体系最为活跃的新动能和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国有企业要合理把控企业发展风险和可持续性,关注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科学解决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政策好、落实难”等问题,努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强化人才支撑。与此同时,还需用好产业链供应链这个重要载体。从而推动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产业数字化持续深化,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
三是要和市场实际相结合。企业发展的源泉在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国企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更要瞄准市场,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获得回报。国企的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来开展,要在供给侧改革上做文章,争取产品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产品和服务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引领市场需求的跨越而不断努力。
四是要和国家战略相结合。国企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要紧跟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要依据企业自身战略方向,着眼集成电路、网络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争取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在国际上并跑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为国家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引领性作用。
近年来,国有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等工作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接下来,通过加快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同类业务横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并同步做好管理、技术、市场资源等整合协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红利将不断释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章:
人民日报《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等工作稳步推进让国有经济结构更优实力更强》
人民日报《“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推动核电行业和技术整体升级换代》
经济日报《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