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因企制宜,久久为功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是国有企业危中寻机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提升至49.9%和43.5%。当前,数字技术融入业务场景,正在重塑众多传统产业形态。在生产车间,借助5G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从“串行生产”到“协同制造”的转变,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在地下煤矿,引入无人开采、智能装车等系统,可更好保障作业安全,提升开采效率……越来越多行业、企业,从数字化转型中寻找突破,不断延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空间。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经济的支柱,往往是技术新概念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国有企业应当勇立潮头,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中大咨询认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因企制宜,久久为功:

国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因企制宜。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企业类型,数字化转型重点和实现路径不同,这决定了自身需求与发展方向也千差万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理应结合所处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探索适合发展要求的战略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应该看到,当前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一些难题。这就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平台企业参与进来,帮助中小国有企业梳理需求,基于平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升级服务,从而更好地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互利共赢。

国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久久为功。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要素的系统性工程。过去,一些国有企业在践行数字化转型时,更多关注技术新不新、工具强不强、某一环节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是否能在短期带来效益。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发展重点应转向数字化业务的覆盖面与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应更加关注管理流程是否集约、人才结构是否适配等,进而让数字化战略持续驱动企业发展。实践表明,数字化转型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应注重长期效益,唯有紧跟变革方向、瞄准技术前沿、科学谋划布局,才能在转型大潮中勇立潮头。

实践证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改变,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从提高交易效率转换至提升产业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互联网持续发展,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高效化与数据要素化正成为国有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章

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经济日报《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四个维度》

经济日报《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