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国资委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支撑,坚持试点先行,梯次拓宽混改面,加强混改全过程监督,结合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创新能力等,分类分层、有序推进混改工作,混改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当前,四川国资国企通过做实“多元化”推进有效法人治理,共绘“同心圆”强化激励机制,激活“组织力”提升改革效率,混改大厦的“四梁八柱”渐已铺架而成,不断为四川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
如何通过创新引领,不断夯实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方面发挥基础、特殊作用?这正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关注的核心。作为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中大咨询总结出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四大关键:
一是发力攻坚,跑出混改“加速度”。对国有企业而言,改革没有完成时。国有企业在着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混改发展能力还需加强,对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认识有待深化,对触及企业内部深层次格局和利益调整的格局,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部分干部思维定式、畏难思想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要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进一步增强混改效率,发力攻坚,跑出混改“加速度”。
二是真混真改,激活企业内生动力。让国企在混改中形成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打造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这要求国有企业重视并推进人才管理机制改革、薪酬激励机制以及干部培养及任用制度。破除“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顽固难题,从根本上扫除国企混改的障碍。进而让大胆创新、刻苦实干的人获得更多收益,从而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三是要以监督为抓手,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要以战略目标和财务效益管控为主,全面落实股份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选聘、考核等职权,探索建立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差异化管控模式,混改企业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要加强混改全过程监督,严把方案报批、资产评估、信息披露、公开交易等关键环节,坚持出资人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并重,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以制度为支撑,推动混改规范有序。各地国资委要出台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陆续制定出资企业混改操作指引、员工持股试点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构建“1+N”混改制度体系,为国有企业深化混改提供制度支撑。与此同时,各地国资委还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制定深化混改配套制度,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
在“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继续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采取更加灵活方式,积极与各类资本、各类企业,以及各类机构进行深入对接,进一步加大国企混改推进力度,展现国企良好形象和优质营商环境,集聚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章
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三位一体”着力提升混改水平》
经济参考报《配套政策升级,国企混改深化提速换挡》
经济参考报《中国联通纵深推进混改 集聚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