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新目标,一个国家的全球经济竞争力一般表现为大企业的国际化市场化经营和竞争能力。为推动国有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中大咨询整理出加快国际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五大重点:
一是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绿色理念。国有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敢于担当,守法经营。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节能减排,注重与当地的文化融合,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发展目标推动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国企在拓宽合作领域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吸引顶尖人才,打造创新平台,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增强产业链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强在海外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协同,避免恶性竞争,保障国有资本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加强资源整合和开发能力,加快实现本土化经营。
四是增强品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在与国外市场合作,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品质的管控和品牌的建设,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维护好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并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
五是完善工作体系,强化风险意识。向国际跨国巨头学习先进的体制机制,以防范风险和有效管控为目标,建立健全国际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完善境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把法律风险防范纳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防控、处理能力。
我国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化经营,加快步伐,进一步提高资本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国际国内资源整合能力,加快市场化改革,打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参考文章
中国经济时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
经济参考报《“朋友圈”不断扩大 央企国际化经营稳步推进》
经济观察报《国有企业要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