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标杆园区绿色发展,探索园区碳中和公式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产生了大量碳排放,因此也成为了碳中和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当前国家和各省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推动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本文中,中大咨询分别选取生产制造型、物流仓储型、商务办公型的减碳标杆园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园区的碳排放场景,总结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解码标杆园区绿色发展,中大咨询整理


一、园区碳中和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随着企业入园趋势的发展,园区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越来越密集的产业活动,碳排放呈现出持续增加的势头,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并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我国自2013年启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以来,持续出台《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推动打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以低碳示范园区为引领,发挥园区改革试验田作用,探索区域、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园区的碳排放结构与全国碳排放结构类似,主要集中于能源、建筑、交通、生产等领域,因此,园区运营方需要从这些方面探索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不同类型园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不同,如生产制造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与生产过程,物流仓储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与交通,商务办公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交通与运营,导致三种类型的园区所采取的节能降碳举措存在区别。

2019年我国碳排放行业结构,中大咨询整理                          

图1  2019年我国碳排放行业结构,数据来源:IEA,中大咨询整理

 

二、多维度推进各类园区碳中和

01 造型标杆园区碳中和主要途径

生产制造型园区以生产制造为主体,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既是园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能在工业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关键效能。


A.生产制造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源

生产制造型园区中,能源的消耗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用能端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建筑等高耗能领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力使用;交通运输方面,运输过程中汽油柴油等燃料燃烧导致碳排放;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园区内建筑因运行需要消耗能源而造成的碳排放。另外,生产制造中的碳排放也来自于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石灰石分解,此外还包含终端的废弃物排放。


B.典型案例: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的零碳产业园为我国零碳工业转型提供了经验。鄂尔多斯号称“塞外宝库”,煤炭、风光、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位于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产业园,以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为核心,集成了可再生能源生产、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氢等上下游产业链,将风电、光伏、储能、碳管理、电力交易等软硬件结合,实现整个园区的零碳闭环,是生产制造产业园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优化绿色能源供给系统

保证绿色能源稳定供应是生产制造型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先决条件。鄂尔多斯作为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之一,其资源禀赋为园区的工业生产提供先天优势,满足了园区用能巨大的需求。园区通过智能电网“驯服”绿电,实现发电与负荷功率的实时动态平衡,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建立了“风光储氢+智能电网”的绿色电力系统,并构成绿色、稳定、可靠的能源系统。产业园中80%的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等,另外20%的能源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将会通过“在电力生产过多时出售给电网,需要时从电网取回”的合作模式,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为生产制造提供有力基础。

●  建立绿色工业制造体系,推进各产业协同脱碳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把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风光与动力电池、电动重卡、电动汽车结合,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驱动产业园区工业制造向零碳转型。

动力电池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可以应用于动力提供和储能,支持风光储氢等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交通领域,引入了国内最大的电动重卡生产商一汽解放,联合创新“换电重卡”等多样化整体运输解决方案和新型服务模式,逐步告别柴油车运输,预计每年可减少30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园区内上下游产业集聚,汇集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应对能碳双减的挑战,例如,发展绿电制氢产业,应用于绿氢制钢、绿氢煤化工、生物合成等下游产业,减少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耗。

●  搭建“能碳双控”平台,实现零碳管理闭环

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能效分析,能更有效率地帮助产业园进行节能降碳方面的管理。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以“能碳双控”数字化平台为支撑,统一管理能源和碳排放相关数据,实现能耗和碳排放指标的可视化分析,对重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和优化闭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加强企业能源信息化监控和设备节能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系统化管理能力。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中大咨询整理

图2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02 物流仓储型标杆园区碳中和主要途径

物流仓储型园区包括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通过园区内各种功能中心链接起多种运输方式,将物流作业进行集中,被视为城市物流功能区。


A.物流仓储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

物流仓储型园区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交通两方面。

建筑方面,物流仓储型园区以仓库、配送中心、办公楼为主,建筑运行中的制冷、制热、供电需求会带来大量的间接碳排放。在交通方面,物流仓储型园区包含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其中公路的内燃机叉车与货车、水路的燃油船舶、铁路的内燃机车、航空的燃油飞机等方式在运输途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B.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园区

京东物流于2017年发起“青流计划”,致力于实现旗下“亚洲一号”仓储物流园区的低碳环保、节能降耗发展,分别从低碳能源、零碳建筑、零碳交通、零碳运营等四方面入手打造零碳物流园区。

●  发展新能源发电,保障园区绿色能源供应

大部分“亚洲一号”物流园区的电力结构均已进行调整,搭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并网,实现发电充电一体化。园区的光伏发电系统已覆盖仓内照明、自动分拣、自动打包等多场景作业的用电需求。2020年,京东物流旗下所有的“亚洲一号”物流园区的光伏发电量达253.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2000吨。与此同时,“亚洲一号”还在建设分布式锂电池储能系统,解决用电高峰与发电高峰之间的错配问题。

●  建设自动化仓库,助力园区建筑节能降碳

“亚洲一号”物流园区依靠数字化、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建造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黑灯”作业模式,借助京东智能控制平台,通过机器自动调货出货,并在传输任务完成后实现自动断电。

智能转运设备“黑灯”作业模式的降碳效率较高,平均1分钟能帮助物流园区建筑省电2283度。大量的节能设计被用于“亚洲一号”园区中,实现了物流仓储园区的节能降碳。

●  更换新能源车辆并优化运输路线,打造园区零碳交通

新能源运输工具方面,京东物流使用新能源车代替传统燃油车,使园区内部运输和向外运输更加低碳。目前,京东物流已总计使用新能源车约20000辆,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此外,京东物流还引入了氢能源车,积极拓展新能源运输工具的使用,推动园区零碳交通的发展。

优化运输路线方面,京东物流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园区内外部运输数据,对运输路径、仓储网络进行实时优化,减少在途车辆、提升返程车辆满载率、通过可视化导引降低园区内车辆排队等待时间,通过创新技术有效提升运配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  采用绿色包装技术,促进园区运营降碳

包装环节是物流行业中的“高碳”环节,京东“亚洲一号”园区开发了简约包装、原发包装、B2B 循环包装、无纸化作业、全链路智能包装系统等绿色包装技术,减少园区运营中的纸浆使用,推动园区节能降碳。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园区,中大咨询整理

图3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园区

03 商务办公型标杆园区碳中和路径

商务办公型园区主要由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功能单元组成,园区形态以办公区、商务楼、商场、会展、文化中心等为主,目的是打造办公空间,提供商务办公类型的服务。

 

A.商务办公型园区碳排放主要来源

商务办公型园区的碳排放同样主要来源于建筑、交通两方面。建筑方面,办公楼、写字楼等建筑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电力需求,要求建造庞大的空调系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交通方面的碳排放基本全部来源于园区内的道路交通,人员通勤过程中公交、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用能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B.重庆AI city园区

重庆AI city园区内企业涉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消费、金融等多个行业,场景以办公为主,针对园区排放来源进行园区建设,主要通过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智慧运营等途径实现园区的节能降碳。

●  节能设计助力建筑全生命周期降碳

重庆AI city园区在园区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节能设计,从建筑建设阶段到运营阶段均采用了节能手段以减少碳排放。

园区建设阶段中,依靠数字技术对园区地貌的分析设计出了对园区地貌影响最小的建设方案,并使建设中的挖方填方保持平衡,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相比于常规建造减少了16.75%的碳排放。

在建筑运营阶段,重庆AI city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将建筑切割成为富有渗透性的结构,以此来改变建筑光热环境,通过提高综合受光率降低照明、制热的需求,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利用屋顶绿色植物、园区绿植对建筑进行绿化,减少园区制冷需求的同时增加碳汇,减少了72.93%的建筑运营碳排放。

●  光伏发电支持新能源交通工具应用

重庆AI city园区部署了全园区的光伏发电系统,智慧杆塔、智能座椅、建筑屋顶等场景均铺设了光伏发电,充分利用园区闲置面积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以此构建起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园区电力自给;将充电桩与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并网,为园区内电动车的使用提供基础保障,支持员工选择电动车出行,降低了园区内的交通碳排放。

●  智能系统推动园区运营低碳化

重庆AI city园区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了智慧化管理平台,对园区日常运营进行全面化的实时监测与节能管理。园区应用楼控系统与智能传感器对暖通、空调、照明、通行与停车等进行整合,形成了可视化的实时数据,并利用数字技术生成智能判断、实时提醒、智能控制功能,降低了园区60%的能耗,实现园区低碳运营。同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能耗与碳排放监管,实时反馈能耗与碳排放情况,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管理。

 重庆AI city园区,中大咨询整理

图4 重庆AI city园区

 

三、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方向

01 低碳化供用能体系推动园区碳减排

供能与用能是园区碳排放的主要场景,也是当前零碳园区建设的重点。在供能端生产零碳电力与清洁能源是零碳园区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电力领域中,园区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充分利用当地光伏、水力、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数字电网等技术从“源网荷储”全链条提供零碳电力。

非电力能源中,各类园区未来可以建立天然气、氢能应用设施,实现热电联产、区域电力调峰,从而助力园区实现碳中和。

用能方面,用能端的生产技术创新、节能设计与清洁能源替代技术三者并行为零碳园区建设保驾护航。

在生产领域中,企业需要引入工业能效提升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负碳技术,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

在建筑领域中,利用低碳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等技术降低建筑建设阶段碳排放,利用节能设计、电气化、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降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在交通领域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渗透率,并优化运输规划以提高园区运输效率。

 

02 数字化技术助力园区节能降碳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更有效率,能够从能源、交通、建筑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实现园区的全环节节能降碳管理。

在园区的建设阶段,依靠数字技术进行节能设计,如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区域地貌来设计园区节能建设方案。

在园区的运行阶段,数字技术能够帮助园区运营者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以监测设施为基础、以集成管理平台为核心,利用数据流将园区各方面的能耗、碳排放、产品产出数据进行汇总,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输出,形成相应的报告,实现实时监测,帮助园区运营方分析园区运营问题,提升全流程运行效率。

 解码标杆园区绿色发展,中大咨询整理


参考文献

[1] 京东.2018-2020年京东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

[2]京东物流官网. 京东物流布局使用2万辆新能源车,年减碳量可达40万吨. 

[3] 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 零碳智慧园区2022白皮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