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2020年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中提出,到2022年,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今年作为大多数国有企业提升行动的“冲刺之年”,中大咨询分析了对过往的对标行动,总结了部分国有企业在对标行动的最后关键环节暴露出四个核心问题。
一是对标对象选取不当。针对未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对标对象的问题,企业应在总结过去发展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分层分类选择行业的标杆企业。明确选择对标企业和建立标杆体系的总体方向,专项对标遵循突出先进性、突出可比性、突出针对性三个原则筛选标杆企业。
二是对标指标流于形式。对标指标只聚焦于表面数据而不进行深层挖掘,无法找出差距。国有企业应从定性和定量、综合和专项、过程和结果等多维度,对标指标体系找准对标维度。从管理层面和指标层面,探索标杆企业的经营模式、行业布局、管理机制等,重点关注其成功背后的故事。
三是对标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分层分类进行对标,缺少系统性的思维。国企要以世界一流目标为指导,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力度,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行立体对标,构建业绩、管理双循环对标模型,明确发展业绩目标和管理提升目标,通过对标找到不足,实现准确实施,巩固发展基础,提升对标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
四是提升行动落地不深。在“分析标杆-确定指标-制定举措-监督反馈”这个闭环中,许多地方国企对落地行动和监督考核谋划不清晰、考核刚性不足,导致对标结果的应用和实施举措落地性不深,对标行动成为“纸面计划”。通过制定专项行动,编制“一清单”、绘制“时间轴”,确保对标工作取得实效,以对标管理机制为保障,增强对标提升行动执行力,有效提高国企的综合实力。
在对标世界一流专项工作收官之际,各国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要求贯彻到底,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参考文章
中大咨询《对标世界一流如何做到名副其“实”、不走“弯”路?》
国资委《南航集团:全面构建对标管理工作体系 加快向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迈进》
中国新闻网《翁杰明:国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已进入推动落实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