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经济如何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报告,推动大数据在政府、商业和民用领域的全面应用。目前全球约22%的GDP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基础构件与不同产业和社会层面融合,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大数据已经成为驱动产品及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核心力量。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做好大数据规划,加快推进旅游业创新发展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需要。商业深度数据化在旅游业中表现日益明显,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一致性特征,使得交易双方对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要求更为突出,这种服务与数据的天然契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数据化、信息化。携程、途家、蚂蜂窝等旅游新业态正是以数据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产业创新结果。

以服务市场主体的发展方向,营造旅游数字经济发展新环境

坚持数据服务产业、服务游客的发展思想,通过实施“旅游业数字化工程”,发布“旅游数字经济发展纲要”,引导数据建设基本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和适用原则,针对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关键领域,如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市场秩序治理等问题,实施精准定位的数字化建设,警惕在建设过程中盲目上硬件设施和重复的数据体系建设。

推进大数据辅助决策的旅游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结合旅游系统数字化工程建设,整合社会、企业数据资源,建立包括但不限于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经济运行动态管理等多维度、跨领域共享合作的旅游大数据决策分析和预警系统,进行跨部门协同管理,提升旅游管理效能。推进电子政务及面向旅游企业、游客等市场主体的智慧服务,以数据集中、交换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便利化,为旅游市场主体创新提供支撑。推动旅游与公安、交通、工商、通信、商务等部门联动,建立数据交换沟通机制,实现跨部门数据共融共通,推进公用事业的良好发展。

推动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数据驱动型旅游企业创新

以供给侧改革为牵引,实施旅游企业互联网化发展战略,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体系建设,加快旅游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打造一批旅游大数据领军企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专项数据库,鼓励数据资源共享,逐步整合形成旅游数据交换交流平台;支持旅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创新实验室,开展以数据挖掘为支撑的旅游产品和业态研发,逐步整合形成产业创新孵化平台。与税收、金融、工信等部门联合,制定数据资源确权,推动建立旅游数据资产交易平台,推动形成数据驱动的旅游业创新格局。

夯实基础工程,坚持“物理、学理、伦理”建设融合并进

加强问题导向的基础数据建设及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将包含旅游统计在内的数据体系建设纳入旅游发展规划范畴,作为全域旅游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好国家和地方数据中心。加强统计及数据理论研究,通过科研课题和专项经费支持,强化旅游统计与数据应用理论研究,以学理为支撑,挖掘和利用大数据。加强统计与数据人才培养,设立旅游大数据人才专项培养工程,联合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理论及应用人才,通过培训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项能力。加强包含数字内容产品在内的相关成果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和规范、专利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方式保障知识创新权利,鼓励和保护创新行为。加强数据使用伦理建设,通过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更好地考虑价值和社会伦理。

未来,我们还可以推进世界旅游数字经济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中国主导的国际旅游数据生态链,构建中国旅游大数据话语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们通过数据去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历史。我们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形成数据驱动的旅游创新动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