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技术进步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三个变化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网上交易。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是这些变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债务市场规模更大、越来越多的债务工具开始可交易了。

信息技术的进步减小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减轻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现在可以交易了,金融机构通过分类定价和对风险的重新包装,使得不透明的资产变成了信息充分的有价证券,交易成本也下降了。交易成本的下降增加了这类债务的供给并加强了他们的流动性。因此,债务市场发展起来。

2.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起来,企业交易的系统性风险成本降低。

衍生品市场在70年代出现,80年代,柜台交易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它们是应供求两方面的需要而出现的。70年代宏观经济动荡,与此相关的汇率和利率也不稳定,这提高了企业对更好地管理系统风险的需要。供给方面,金融理论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这些市场上运作,特别是金融工程学为资本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3.支付体系向电子体系发展,减少了家庭对将其财富投资于银行存款的需求。

过去,大量的零售支付由支票来完成。近年来,电子支付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自动取款机(ATM)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这种技术在7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1988到1998年之间,ATM机的数量翻了一番,交易额增加了两倍。同时,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应用在90年代也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