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益管理的基本理念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其核心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精益生产管理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体系,那么精益生产管理主要形成了哪些基本理念呢?

1.“利润源泉”理念

利润的源泉在于制造过程和方法,因制造过程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成本会大不相同。企业应树立利润=售价-成本的“售价主义”观念,通过不断的业务改善,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企业利润,同时主张一切以“经济性”作为判断基准,强调高效率并不完全等于低成本,不能造成将提高效率作为追求目标的错误导向。

2.“暴露问题”理念

将潜伏着的问题点全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改善。其中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不许过剩生产,追求零库存,目视管理,停线制度等。

3.“遵守标准”理念

标准化活动是确保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系统有效运作并持续改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精益生产方式提出“标准作业”制度,并要求“标准作业”必须由现场直接管理者亲自制作,确保“标准作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4.“团队”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生产就如同音乐,有旋律(物流)、有节拍(均衡生产)、还有相互之间的和谐(标准作业),而这些是要靠一支训练有素、协调一致的乐队(团队)来保证的。

5.“职能化”理念

确保“良品”,是生产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要素也不能作为轻视质量的理由,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精益生产方式强调检验是一种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检验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不良,并非是挑选不良。

6.“以现场为主”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现场是一个有机体,绝不能将现场看成是将“脑”托付给管理部门,而只有“手脚”的场所。企业的管理部门不能成为现场的“指挥官”,应以“提供服务”的姿态,扶持现场,并充分挖掘现场的潜能,建立现场的自律机制,使现场真正处于“主人公”的位置。

7.“持续改善”理念

精益生产管理通过“JIT生产”和“自动化”这两种制度的彻底落实,促使所有相关要素致力于持续的改善活动中。(JIT,just in time,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8.“人本化”理念

精益生产的“人本化”理念主要反映在“多能工制度”上。多能工是指具有能够独立操作多种仪器设备能力的作业人员,或者能够独立完成多项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这样既提高生产效率,又尊重每位员工的智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