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PPP项目带来的风险?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比较发达,高铁、路桥、隧道交通都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建设水平,技术上已经是非常成熟,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实际生活,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生活需求,但上述基础建设都需要巨额投资,某些带有盈利性质的大型项目就可以考虑使用PPP模式进行融资。

PPP模式就是指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竞争性的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双方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达成协议,由企业出资并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结果想企业支付对价。

那么如何规避PPP项目带来的风险?

一.严格审核方资质和能力

对于私营方与PPP项目建设,应该有丰富的实施经验,可以从从业人员资质与经验、从业年限、已经成功的实施经验与本项目的关联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然后才能进入投标方参与项目竞争。并同时对提交运营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请专业人士予以评判。

二.增强政府的PPP合约签订能力

首先,签订合约的法律法规应该予以完善,国资委应会同其他的建设与规划等部门完成全国范围内的PPP项目实施法规,报请人大批准,对PPP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对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予以界定,并对项目实施中双方的行为也予以规定,防止政府太强势,也防止私营方危害公众利益。

其次,对于立项的事由与审批也应有原则性规定,论证的人员与过程必须有详细的记载,明确各自的责任。

最后,对于招标和签约过程中的问题也进行规定,明确决策人的责任,防止一言堂和拍脑袋决策。

三.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应有充分估计采取对应措施

对于自然灾害,进行详尽分析,预期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就此进行长期商业投保,在出现经营问题的时候,至少还有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障项目的实施。对于项目的预测如果出现偏差,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也应该一并予以提供。

对于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政治、战争等风险也应该予以相应的规定。

四.充分评估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

对于PPP项目总体咨询,一般都是采用成熟技术进行基本建设,应针对目前出现的各种技术革新或者运行方式新理论,对以后的形势进行预估评判。对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研判并对损失发生时双方应承担是损失比例事先予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