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如何与风险管理衔接?

集团企业的集团管控与风险管理之间是决定和促进的关系。集团战略规划决定了风险管理规划;集团管控模式决定了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纵向风险管理模式。良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促进集团管控目标落地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也能促进集团管控体系的完善。

1.通过明确集团战略,确定风险管理规划。风险体系搭建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风险管理规划必须结合集团战略目标制定,在集团战略的引领下开展规划工作。否则集团风险管理规划就成了为规划而规划的无用工程。

2.通过明确集团管控模式,确定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下,集团对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强度是不同的:财务型管控模式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较为分散,操作型管控模式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则较为集中,而战略型管控模式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则处于中间,具体强度的把握与集团管控的控制强度一致。

3.通过明确总部定位,确定集团总部的主责风险。通常情况下,集团总部定位有:战略决策中心、风险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与产权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中心、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心、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中心、信息系统支持中心、生产协调中心、资金管理中心、财务核算中心等。不同的集团总部定位,决定了集团总部的主责风险。

4.通过明确总部职能设置,确定总部主责。集团公司可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可以将风险管理职能放在审计部门或企业管理部下,再或者放在法务部下(目前不少企业采取了这种方式),三种方式下,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的统筹部门是不一样的。

5.通过权责体系划分,确定总部与子公司的风险责任划分。权责界面划分,确定了总部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程度,下属单位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程度。合理的权责界面划分,有利于明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也有利于此间各部门风险管理专兼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6.通过管控运作机制构建,实现对子公司风险的有效管控。管控运作机制主要有六大类:

(1)管控会议机制:经营管理层确立例会体制,研讨解决各类重大问题;

(2)管控报告机制:经常性的报告报表统一格式模版化,保障信息畅通;

(3)管控推模机制:建立推模团队运作机制,内部学习,PDCA循环改进;

(4)职能委派机制:将总部派往子公司的相关人员纳入管理范畴;

(5)业绩监控机制:设计子公司偏差分析与经营分析体系;

(6)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对风险预警指标的管理,事前防范风险。

集团总部通过构建以上六大管控运作机制,实现对子公司经营管理以及风险的有效管控。